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黎志軍)近段時間,高溫多雨天氣持續,蚊媒傳染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為有效應對夏季蚊媒傳染病高發風險,我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加強對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等“兩熱”傳染病防治的衛生監督,通過全面檢查與精準指導,督促各級醫療機構落實防控責任,筑牢公共衛生安全屏障。
指導58家醫療機構上報“兩熱”等蚊媒傳染病信息;針對防蚊設施缺陷、醫務人員知識薄弱等核心問題,向35家機構發出23份專業監督建議書;督導49家機構加強官方平臺科普力度,組織排查院內蚊蟲孳生地……連日來,各級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采取隨機抽查與日常監督相結合模式,深入各醫療機構開展監督行動,推動各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
截至目前,監督行動共檢查二級以上醫院24家次,基層醫療機構(含診所、社區中心)96家次。針對發現的部分醫療機構核酸/抗原檢測試劑儲備不足、部分衛生院宣傳力度不足、部分單位未組織滅蚊及環境清潔、醫護人員專項培訓缺失、診所滅蚊設施(如滅蚊燈)配備不全,個別醫療機構未規范設置流行病學史調查表、發熱門診防蚊紗窗等問題,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及時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并跟蹤督促限期內完成整改。
各醫療機構也積極行動,對住院病房加裝紗窗、配備蚊帳,院內組織開展專項培訓,并利用微信公眾號密集推送防控科普知識,提升醫護人員對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的認知水平與處置能力。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駐點疾控監督員發揮“前哨”作用,及時通報疫情動態,指導規范上報“兩熱”等蚊媒傳染病信息,圍繞健康教育、培訓演練、物資儲備等關鍵環節加固防線。基層衛生監督協管力量被充分激活,116名協管員通過專題培訓、現場指導、發放資料、新媒體推送等多維手段,將防控工作具體要求精準傳達至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個體診所等“末梢單元”,確保基層醫療機構履行對發熱病人的首診鑒別、及時報告和規范轉診責任,打通防控“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