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謝謝你們,困擾我多日的煩心事這么快就解決了。”近日,長洲區倒水鎮綜治中心調解室里,古道村村民徐某緊握著聯合調解工作組人員的手,話語里滿是感激。此前,他與同村李某因瑣事結下芥蒂,在鎮綜治中心依托“211+N”聯席工作機制組建的聯合調解委員會介入下,兩人握手言和。
近年來,倒水鎮深耕新時代“楓橋經驗”沃土,創新基層治理路徑,深度激活部門聯動“乘數效應”,依托鎮綜治中心建立健全“211+N”矛盾糾紛聯動調解工作機制(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綜治中心+國土、林業、水利、民政等N個職能部門),組建聯合調解委員會,推動群眾解決問題“最多跑一地”,實現“進一扇門、推一扇窗、解萬千事”,讓基層治理效能持續躍升。
排查隱患、化解糾紛是綜治中心的核心使命。倒水鎮以“211+N”機制為紐帶,打破部門壁壘整合資源,搭建聯動平臺聚合力量,形成“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聯合調解工作合力,讓群眾解決問題“最多跑一地”,讓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有堅實平臺”。
為破解群眾進“一扇門”卻要找“多扇窗”的困境,倒水鎮以綜治中心為樞紐,為矛盾糾紛化解流程“瘦身減負、提質增效”,將多元調解深度嵌入辦理全鏈條,推動入駐部門職能“深融合”、運轉“全耦合”,讓程序推進與實質解決無縫銜接,引導群眾走上最優解紛“快車道”,用高效專業的服務回應每一份期待,實現群眾事項“一個窗口受理、一個平臺流轉、一個流程辦結”。“在綜治中心統籌下,各部門各展所長,用專業法條講清法理,用鄉土人情講透情理,讓矛盾雙方既解‘事結’又解‘心結’。”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姚金水這樣總結。
下一步,倒水鎮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服務保障群眾、暢通訴求表達,聚力打造矛盾糾紛“集散地”和社會治理“橋頭堡”,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夯實主動創穩“底板”,確保每一項訴求都能“精準簽收”“高效辦理”。 (紀林鳳 梁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