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楊舒捷 唐春秀)眼下,梧州港赤水作業區多式聯運項目正處于攻堅沖刺關鍵階段。在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隨車吊、剪刀撐、曲臂車等各類施工機械設備不停運轉,建設者們各司其職,有序推進項目各項安裝工作。
梧州港赤水作業區多式聯運項目是第一批廣西多式聯運服務項目,也是打通赤水作業區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工程。“為確保項目高效推進,我們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科學調配人力與物資,加快鋼結構安裝、配電設施調試等關鍵環節進度。同時,全面梳理當前施工審批流程復雜、吊裝銜接不暢等問題,打通項目建設‘中梗阻’。”市港務發展集團工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截至目前,項目非涉鐵段皮帶機、高壓及低壓、消防、環保抑塵、供電照明、智能化等設備設施基本建設完成,廠房屋面板基本建設完成,廠房墻面板正在加快安裝。項目涉鐵段鋼結構工程安裝完成約90%,設備房整體建設完成約95%,全力沖刺今年年底前建成目標。
近年來,我市持續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推動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加快構建以梧州港為核心的多式聯運體系,形成壩上壩下協同、水公鐵融合發展格局。
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科負責人介紹,我市以長洲水利樞紐為節點,壩上重點建設赤水作業區多式聯運項目,壩下重點建設塘源作業區、平浪作業區多式聯運項目。目前,赤水作業區多式聯運項目進展順利,赤水鐵路改擴建工程新增的兩股道線路已建成運營,皮帶廊道項目計劃于今年底完工,項目整體運能將從每年400萬噸提升至每年1200萬噸,港口集疏運能力顯著增強。與此同時,塘源作業區一期工程及皮帶廊道項目前期工作全力推進,計劃年內開工。平浪作業區及鐵路專用線項目前期工作也在加快開展。
我市多式聯運體系穩步構建,綜合運輸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水運方面,全市已建成生產性泊位57個(千噸級以上泊位45個),擁有李家莊作業區、赤水圩作業區2個口岸開放作業區;水路運輸企業53家,水路運輸經營區域主要有內河、沿海、港澳,運輸航線輻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肇慶、香港等大灣區重要港口。
道路運輸方面,全市有公路貨運企業735家、車輛7840輛,培育中昊、飛象等43家龍頭企業,車輛數達3139輛。
鐵路方面,全市有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湛江鐵路物流中心、廣西梧州新港鐵路投資有限公司2家鐵路貨物運輸企業。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水公鐵”綜合物流運輸體系,并持續深化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模式,成功開通“防城港—梧州”翅冀鋼鐵煤炭班列,進一步豐富鐵路貨運品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