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施遠硯 曾煒 通訊員 楊秋月)《梧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即將滿三年,文明養犬理念是否深入人心?狂犬病防護這道“生命防線”是否筑牢?記者就此展開走訪。
《梧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為規范養犬行為進一步筑牢了制度保障。該條例明確實行分區域管理與“一犬一證、全面免疫”制度,要求在重點管理區養犬人攜犬出戶時,須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用長度不超過1.5米的犬繩(鏈)牽領,途中主動避讓他人,并及時清除犬糞,共同維護公共環境衛生。
近兩年來,我市文明養犬新風尚逐步顯現。流浪動物救助愛心人士鐘柏強對此感觸頗深:“如今救助的流浪動物都會接種疫苗,身邊養寵群友出門牽繩、主動清糞,這樣的自覺行為日益增多。”我市一家寵物醫院負責人冼搏耀說:“越來越多養犬人認識到,給寵物接種疫苗既是保護寵物,又是守護他人安全。近兩年來,寵物接種疫苗的數量較此前大幅提升。”
狂犬病防控成效同樣顯著。“近兩年來,我市接種狂犬病疫苗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接種人數減少的背后,是養犬人主動給寵物免疫和市民自我防護意識的提升。”市疾控中心免疫預防管理科副科長唐勇珍解釋道。
據了解,目前我市狂犬疫苗儲備充足,主要實行“五針法”和“四針法”兩種接種方案,前者需在0、3、7、14、28天各接種1劑,后者首日接種2劑,第7、21天再各接種1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