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舜帝在南巡狩過程中,一路上推廣傳播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因此,老百姓對舜帝極其擁護,頂禮膜拜。
????宋詔圣四年(1097),蘇軾從惠州被貶海南時經過梧州去藤州找其弟蘇轍(子由),寫下了《至梧州示子由詩并序》,具體描寫了他參拜舜帝陵的情景:“九嶷聯綿屬衡湘,蒼梧獨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煙樹里,落日未落江蒼茫。/幽人拊枕坐嘆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邊父老能說子,白發紅頰如君長。”其中“我行忽至舜所藏”已經清楚地指出了舜帝的藏身之處。
????梧州白云山建有光華亭,里面有一塊“舜帝南巡紀功碑”,記述了舜帝南巡及其下葬白云山錦雞巖的事跡:“蒼梧有白云山,乃九嶷支脈,舜葬山陽錦雞巖,象為之耕。今于此立碑,以奉祀祭,彪炳千秋是也。”背面為舜帝線條石刻像。“光華”兩字,取自舜帝《卿云歌》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梧州有關舜帝的傳說故事很多,如“摩天嶺”和“阜民路”等。傳說當年舜帝到蒼梧,曾經會見地方酋長和百姓。人們出于對舜帝的愛戴,便沿一小巷上去跪拜天子(舜帝),撫摸天子之足。從此,這條從大中路直上東中路的小巷謂之“摩天嶺”。梧州有阜民路、阜民沖等地名,取其“阜民”是為了紀念舜帝到過此地。因為舜帝所作的《南風》有“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的句子,以表達物阜民豐之意。
????幾千年過去了,賢明虞舜的故事在蒼梧大地,在瀟水、漓水之畔傳誦千古,同時,在桂林、梧州留下了許多人文圣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一方面,這些故事、人文圣跡反映出蒼梧百姓對舜帝的擁護愛戴;另一方面,也是舜帝南巡蒼梧大地的重要佐證。
????人們看到,舜帝所葬之地,不管是一說的湖南九疑山,還是二說的廣西白云山,崩于蒼梧之野已是鐵的事實。因此,蒼梧與舜淵源極深。舜帝南巡在促進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神圣結合中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