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上、下路有不少值得追憶的歷史。其中如梧州市工人醫院的前身思達醫院的舊址就在大東下路。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美國基督教浸信會傳教士麥惠來醫生到梧州傳教行醫;1902年,在梧州籌建醫院。此時,有一美國人資助美金2500元建院,院名須以紀念其親屬思達牧師的條件。麥惠來同意,于是在梧州廠前街(今大東下路)買地建院,醫院規模很小。1904年6月3日(光緒三十年四月二十日)落成,舉行開幕式,院名為思達紀念醫院,美約瑟到該院料理醫務。1909年,蘇慕華女士從美國到梧州,在該院教導護士及指導工作。此時,該院的求醫者日眾,惜用蕞爾小地,不能容納多量病者,欲建一巍峨之醫院。1912年,美籍醫生廖紀和牧師到該院任院長,擬擴建醫院,經廣西巡按使批準,中華民國外交部、內務部核查備案,簽訂租約在竹園肚(今市工人醫院院址)建院,1919年部分建成,1924年全部落成。思達紀念醫院搬遷至新址后改稱思達公醫院,其在大東路的歷史遂告結束。
????蒼梧(梧州)一等郵政局舊址。該局原稱梧州郵政分局,1914年稱梧州一等郵政局,1932年改稱蒼梧一等郵政局。此后多次更名,先后稱蒼梧一等郵政局、梧州一等甲級郵政局、郵電部梧州郵電局、梧州市郵電局等。該局與大東路有歷史淵源。1919年,該局購買梧州鋪尾直街至河邊(今大東郵電所)地段的舊屋,同年7月31日從會館街(今五坊路)搬至此地辦理郵政業務。之后,將舊屋拆除,仿西式新建蒼梧(梧州)郵政局大樓。該大樓于1932年11月竣工。翌年,該局在新樓辦理郵政業務。蒼梧(梧州)一等郵政大樓占地面積三十八井九十方丈(古制,8家為1井);建筑面積1675平方米,造價104235元(國幣),約為港幣9萬多元。此樓位于大東路51號(舊門牌號),于1975年劃歸梧州長途線務站辦公用房,部分作職工住宅。
????1948年3月31日,蒼梧(梧州)一等甲級郵政局購置大東路66號(舊門牌號)磚木結構二層房屋1幢,約409平方米,作為職工住宅。1973年,此處與處于南環路的西南照相館對調。
????在大東上、下路還有龍門旅社、龍門酒店、龍鳳海鮮酒樓、粵友餐廳、大東旅店等;有萬秀區司法局、原梧州地區工會辦事處、萬秀區城南經濟管理站等;有梧州市振華貿易服務公司、式、工商行大東辦事處等;有市中醫院大東門診部等行政事業單位和貿易商場等,各方面都 在發展。大東路步行街日新月異的變化和風光,迎接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四海嘉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