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11月24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抵達梧州,就西江航運干線滯航和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建設、我市港航發展等情況進行考察調研。李盛霖強調,應對因枯水而引起的西江滯航要加強信息溝通,千方百計減少滯航船只數量,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同時,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要加快開工建設,打造內河的“水上高速公路”,促進港航事業發展。
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李新元,自治區交通廳廳長黃華寬、副廳長周一農,廣西海事局局長李國凱,梧州市黨政領導劉志勇、王凱、黃振饒、劉可陪同考察調研。
初冬早上的西江輕霧彌漫,百舸爭流,初升的太陽把江水映照得波光粼粼。在長洲水利樞紐,受來水量少和調水壓咸補淡等因素影響,造成了700多艘船舶滯航,目前錨泊區秩序正常,船民生活有保障,符合規定吃水深度的船舶正有序地下航。李盛霖來到長洲水利樞紐后,詳細地察看西江航運干線的船舶通航情況,聽取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長洲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為西江航運、港航事業發展帶來的作用。
據介紹,西江成功實踐了“航電結合、以電促航、滾動發展”的內河航運建設模式,特別是長洲水利樞紐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壩址上游的通航能力,貴港以下航道通航能力明年將提升為兩千噸級。由于西江通航能力提升,水路運輸越來越能顯示出其優勢,在2008年盡管我國航運業普遍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但以西江為干流的珠江水系仍完成貨運量3.44億噸,同比增長10%。隨著自治區打造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和實施內河水運規劃,西江沿岸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建設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項目勢在必行。
李盛霖聽取介紹后,又詳細地了解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項目建設規模,了解目前正在運行的長洲水利樞紐一線、二線船閘的運行和管理方式,探討建設后的三線、四線船閘的運行和管理模式。他強調,長洲水利樞紐是西江干線航運的咽喉,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項目要加快開工建設,打造一條直通兩廣的內河水上高速公路。同時,要探索流域船閘運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體制機制,有利于航運的安全性、可靠性、商效性,達到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充分發揮西江應有的社會效益。
看到長洲水利樞紐壩址上游泊滿待航的船只,李盛霖十分關心滯航情況,了解造成滯航的原因、目前滯航船舶的數量和疏航的措施等。李盛霖要求,因為枯水期來水量少、調水壓咸、航道未完成疏浚等原因造成的滯航,有關部門要加強信息溝通,加強組織配合,建立健全滯航船舶的管理機制,避免發生安全事故。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水資源,確保長洲水利樞紐正常發電的同時,盡量減少船舶滯航。
在現場,李盛霖還詳細地聽取了我市充分利用西江航運干線、現代綜合立體交通形成,發展港航事業和工業,打造區域性樞紐城市、西江黃金水道中心城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情況的匯報。他對有關發展戰略思路和舉措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梧州市充分利用現代綜合立體交通格局形成,特別是西江航運干線通航能力不斷提升的優勢條件,規劃和布局好港區,打造現代綜合物流基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