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隨著網絡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紙質圖書、去書店買書、去圖書館借書已不是人們閱讀的唯一選擇,電子書、去網上書店買書、通過數字圖書館借書、手機上看書等新興事物為人們的閱讀打開了更多“方便之門、快捷之門”。
如今,每天上網瀏覽閱讀,儼然成為了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這一現象,記者采訪了一些學校老師的看法。一初三年級班主任周丹老師告訴記者,以前學生學習知識只能夠局限于自己的學校和一些課外書籍,傳授知識的老師始終只有幾個。但是自從有了互聯網以后,學生就可以在一個個內容豐富、名師坐堂的網站中任意翱翔,學生做題不再只能做些參考書或數量有限的卷子,在網上各種試卷和典型題目、各類相關的參考書籍應有盡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的任意選擇,對學習成績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我們不得不承認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增添了很多煩惱。不少老師和學生家長都擔心,鼠標一點,大千世界便盡收眼底,在網絡上進行閱讀容易造成青少年過份的依賴性,特別是現時一些趣味低級的網絡文章受到“熱捧”,很多學生大量使用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化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另外,由于網絡閱讀不像正規報刊、雜志等媒體有主流、可控制,它的無權威、無主導、多元化在帶給青少年方面的信息的同時,對于尚未完全培養出正確判斷能力、自主分析能力的青少年來說,會影響其身心的健康成長。還有,由于電腦對于人體的輻射,如果人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不活動,就極容易造成種種難以預期的身體上的傷害,最顯著的就是對于視力的損害。
盡管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網絡閱讀”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時尚,但紙質媒體仍然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因為其有意識地剪接與整合了各種內容,提供了非常明了的有用信息,有效地杜絕一些不健康內容的刊登,使得不少讀者仍然熱衷于“紙質閱讀”。正在新華書店內購買學習資料的高二學生林雨艷告訴記者,與“電子閱讀”相比,自己還是喜歡讀紙版的書,因為從格式、頁邊裝飾等來看都比較賞心悅目,再一點就是經常在網上讀書容易壞眼睛。林同學表示,網絡上的信息儲量和翻新速度雖有極大的優勢,但要查找相關學習內容時,就需要另外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來進行挑選甄別。讀紙版的書比較有讀書的感覺,那種愜意和舒適是在網上讀書所不能有的,而且也具有便于攜帶,富有收藏價值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