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 實習生 羅麗思) 11月23日,本報刊登《京梧新苑樓內電線屢次被偷》一文后,不少梧州市民致電本報熱線或在梧州零距離網(wǎng)報料,稱現(xiàn)在的“電老鼠”猖獗,不少沒有物業(yè)管理的舊小區(qū)和單位宿舍都成為了他們的作案目標。記者通過走訪發(fā)現(xiàn),廢品收購站助其銷贓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居民苦無防盜良策
11月25日,當記者再次來到京梧新苑采訪時,小區(qū)居民正在忙于換鎖接電線。家住京梧新苑15棟8樓的李先生無奈地表示:“15棟的電線今天又被偷了!這已經是這個月第四次被偷,為了防止小偷再次‘光顧’,我們只能決定換鎖了?!?他表示早在前一日早晨出門時便發(fā)現(xiàn)自家的電線管道已被破壞,管道內電線也不翼而飛。
該棟其中一位住戶還告訴筆者,據(jù)2樓的一位住戶才反映,之前就有人用小刀威脅自家孩子,逼其交出該棟防盜門的鑰匙,小孩子害怕便將鑰匙交出,相信這次小偷如此猖狂是因為有了鑰匙相助的緣故。李先生補充道:“這次電線被盜,我們馬上聯(lián)絡了社區(qū),并在大門處張貼溫馨提示,提醒各單元住戶出入關好門,以免被盜。而且我們還決定改用鐵管來放置電線,并更換樓下的防盜鎖,希望能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fā)生?!?/p>
對于電線被偷,居民們也表示頗為無奈。因為使用過多種方法防盜,但實際效果卻都不怎么理想。如下三云路某電力部門宿舍的何先生就曾經在電源線絕緣管內灌入水泥,打算封死電線。但是由于所住的地方樓層較多,無法保證每層樓的管道都灌滿水泥漿,若是小偷依然從水泥的空隙中將電線拉出,最后反倒會給電線重裝帶來麻煩。文瀾路9號的居民也曾嘗試使用銅管穿電源線的方法,但是無奈銅管價格太高,不是每戶都能負擔得起。另外銅管會導電,在使用上也不安全。還有居民表示他們曾聽說市面有裝失壓的防盜警報器出售,電線一旦被偷,致使電壓發(fā)生改變,機器就會馬上發(fā)出警報,但居民們走遍了梧州市面上的電工店,都沒有發(fā)現(xiàn)該種警報器。
廢品收購助賊銷贓
記者通過走訪市內廢品收購站和查閱資料得知,在2002年新的行政許可法出臺以前,廢舊金屬收購行業(yè)作為特許行業(yè)公安部門要對其進行前置審批,平時也可以依法加以監(jiān)管,對有違規(guī)違法經營、收買贓物的可以依法取締或收回許可。但2002年以后這一項審批已取消,公安機關的監(jiān)管權隨之取消,想開廢品收購站,只要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即可。而且更多的廢品店和拾荒者是無牌無照的,形成誰都可以收購廢舊金屬的現(xiàn)象。特別是以收購電纜為生的回收點,往往是藏匿在小巷舊屋內,有的甚至只是掛個小牌推著車就滿街走的流動收購點。這樣一來。小偷得手后不但可以連夜拿到收購點交易,有的在逃竄的路上就能將偷來的電線脫手了。
梧州市文威律師事務所主任梁遠行表示,雖然國家目前對廢舊電線的收買暫無明確規(guī)定,但根據(jù)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guī)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因此各個廢品收購點的經營者也不應該懷抱僥幸心理,從事收購偷盜而來的電線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