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市民黎女士反映,今年自從孔廟里市場被撤了以后,原先在這個市場擺賣農貿產品的農民無處經營,希望政府為農民和市民的民生需求著想,適當增加農民臨時貿易點。
黎女士表示,由于市郊農民種植的蔬菜較為新鮮,價錢也比一般的菜販子要低,而且許多農民比較誠實,不會短斤少兩,因此農民挑菜到市區來賣,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歡迎。很多市場都設有農民臨時貿易點,作為農民擺攤賣農貿產品的地方。但是隨著梧州城市的發展,人口增多,菜市場不但沒有相應增多,而且今年還將孔廟里市場撤走,那么農民臨時貿易的地方就隨之減少了,也給市民買菜帶來不便。
黎女士認為,盡管農民來自農村,文化水平有限,有些不太注意環境衛生,會隨意將菜頭菜渣隨手丟到地上,但是農民好不容易從市郊挑菜進城,卻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貿易地點,才會使他們沒有意識隨街擺賣、隨地亂丟垃圾。黎女士希望有關部門對進城賣菜的農民進行合理溫情的教育,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農民提高自身素質,也希望政府盡早出臺相關規劃,創造一個適合農民進行臨時貿易的場所,維護好臨時貿易地點的市場秩序,以滿足農民和市民的民生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