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利潤低致銷售熱情不高
12月16日,記者來到位于蒼梧縣龍圩鎮的一家大型家電商場了解情況。在商場內同一品牌,貼有家電下鄉標識的產品占40%左右,從價格表上看,家電下鄉指定型號的冰箱,平均售價約為1600元,指定型號的洗衣機平均售價為1200元,指定型號的32寸平板電視平均售價為3200元。在指定型號的電視機之中,也可看見市區家電市場早已淘汰的、塊頭較大的CRT彩色電視機的身影,售價不到1000元。
當記者問及家電下鄉產品與其他家電產品有什么不同時,銷售員坦承:“一分錢一分貨”,在同等價錢的基礎上,下鄉的指定型號部分是市區已經淘汰的舊款型號,雖然質量沒有什么問題,但據以往銷售的經驗,下鄉指定型號的家電可能會遇到維修時缺乏零件,或者部分配件已經停產的尷尬。
另外,記者在市內幾家比較大型的家電賣場看到,每個家電中標產品上都立了一個宣傳促銷牌:家電下鄉中標產品、補貼13%。但是,非家電下鄉的產品比例依舊遠遠超過家電下鄉產品。這些家電賣場的老板對記者大倒“苦水”: “家電下鄉產品經過層層代理銷,經銷商,進貨價其實與限價已相差無幾,甚至與限價相當或超過限價。而且以前農村市場家電銷售很少開發票,都是開收據、交定額稅,如今家電下鄉13%的補貼,一定要以發票為依據,利潤不高。”
利潤低是經銷商銷售下鄉家電熱情不高的根本原因。而非家電下鄉產品由于沒有價格上限,利潤空間甚至可以達到15%。顧客在購買家電的時候問能不能便宜點,由于有利潤空間,大都可以商量價格。但家電下鄉產品,由于有價格上限,不能跟顧客討價還價,制約了商家和農民雙方的積極性。
農民:享受不到“三包”服務
近日,記者來到蒼梧、新地、藤縣等鄉鎮了解農民們對家電下鄉的看法。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對國家實行的家電下鄉政策,農民們非常歡迎,但很多農民認為,購買家電不僅要看價格,還要考慮其他很多因素。
蒼梧縣新地鎮的農民張衛國告訴記者,他6月份花1800多元買了一臺容聲電冰箱?!澳芄┻x擇的冰箱品種有點少,在買冰箱的時候,我還猶豫不決,主要覺得冰箱檔次低,還有點耗電,畢竟花錢都愿意買好點的,耗電量少些?!睆埿l國希望家電下鄉產品限價能根據不同層次的消費水平進行調整,以滿足各種層次的消費需求。
此外,也有部分農民認為,家人常年在外打工,電器買來也不過是個擺設,沒有實際用途,而且還要防備小偷。雖然很多農村家庭都買得起家用電器,不過,他們要考慮購買的實際意義,比如空調的使用會導致高昂的電費,農民負擔不起所以不會買。除去電力消費外,家電維修費用也是一筆開支。目前,因為農村家電售后服務能力不足,許多農村消費者享受不到“三包”服務,一旦家電出現故障,就必須自己掏錢進行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