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2月20日電 22日將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天文專家提醒說,冬至意味著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時間就要到來了,公眾要注意防寒保暖,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天文專家介紹說,冬至時值陽歷12月22日前后,此時太陽黃經為270度。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所以冬至在我國歷代也稱為“日短”“日短至”。冬至過后,我國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天文專家同時表示,冬至也是太陽“回頭”的一天。每年夏至節氣之后,太陽的直射點從北回歸線開始向南移動,到了冬至節氣,移動到了最南點--南回歸線。太陽在這一天“向后轉”,開始了為期半年的北移。從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逐日增加,得到的太陽能開始逐漸增加。民諺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但是,每日增加量微乎其微,地面積存的熱量仍舊處于“入不敷出”狀態,要待一個多月之后才開始“回暖”。
????據氣象資料統計,每年冬至前后都有強大的冷空氣和寒潮南下,造成驟然降溫。天文專家提醒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的應急工作,同時建議公眾注意防寒保暖,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