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記者 孫雅華(除署名外)
以發展商貿物流為重點,不斷增強現代服務業的促進力。
--摘自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閱讀提示:
2009年,是梧州振興百年商埠的關鍵之年,也是梧州商貿業闊步發展的成效之年。
??? 搶抓自治區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機遇,梧州市充分發揮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商貿項目建設,大力培育專業市場,使一大批商貿項目在梧州落戶或建成,梧州商貿日趨繁榮。隨著流通業態的豐富,服務檔次的提升,梧州城鄉群眾從商貿業發展中享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現代服務業對梧州經濟的促進作用也不斷顯現。
重振百年商埠雄風
??? 商貿流通業作為社會生產、銷售、消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承擔著滿足消費、引導生產的職能,在梧州的國民經濟中地位不斷提升。
?? “隨著梧州立體交通格局的形成,梧州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全市上下要從更高層次看待商貿物流業之于梧州的作用,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快步推進商貿物流的發展。”在全市加快商貿物流業發展工作會議上,梧州市委書記劉志勇言簡意賅的講話,鮮明指出了商貿物流業發展對于梧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 正是基于全市上下對商貿物流業的重視,2009年,梧州,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東風,發揮地緣、人緣優勢以及良好的商貿傳統優勢,多舉措全力推進商貿物流工作,以加快科學發展,振興百年商埠。
??? 以制訂規劃為立足點,科學籌劃商貿業發展
隨著綜合交通體系日趨完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梧州加快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條件日趨成熟。為此,2009年,梧州市結合產業布局、城市規劃、交通優勢以及整個產業轉移趨勢等內容,科學籌劃商貿業發展大計。
??? 市委書記劉志勇曾經指出,商貿和物流的發展要具有大的戰略構思,要站在區域性發展的高度,規劃好未來20年、甚至30年的物流和商貿,打造區域性物流和區域性商貿。為此,今年9月,我市聘請了浙江東方建筑設計院和廣西財經學院的專家,編制《梧州商貿業發展總體規劃》、《梧州物流業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由市商務局、市發改委牽頭,市建規委配合。
???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商貿業、物流業的發展總體規劃,都圍繞梧州要打造成區域性樞紐城市、西江黃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的目標任務進行編制,并為“十二五”規劃的編制提供依據,為振興梧州商貿業、物流業、實現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其中,涉及到包括紅嶺新區商貿中心、工業品綜合批發市場、鋼材批發專業市場、汽車市場在內的17個商貿物流項目的選址和布局。
??? 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構建商業新格局
??? 2009年,梧州結合項目攻堅年、服務企業年的部署,加大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推進力度,使一大批商貿項目在梧州落戶或建成。其中,梧州中恒集團醫藥物流項目更是投資達幾十億的大項目。
??? 隨著原有商貿項目的擴建和新商貿項目的建成,梧州商業氣息愈加濃厚,人氣越來越旺,梧州的商貿格局也在不斷演變著。在河西片,北京華聯、南城百貨等知名大型連鎖超市相繼落戶河西新小區內,義烏小商品城隆重開業,蘇寧電器、聯華、百盛等超市以及一大批餐館、酒樓、茶莊、咖啡店、賓館落戶該轄區,使這里商業設施日趨完善,河西也成為了梧州備受關注的新商圈。
目前,河西片區日顯現代商業氣息,國泰廣場-騎樓城-南城百貨-鴛江麗港商業中心的河東商圈依然繁榮,梧州市區其他片區的商貿業也漸成規模,如以福興時代廣場、火車站、汽車站為中心的紅嶺商業區,以易達物流中心、工業園物流園區、旺甫工業園區為中心的旺甫蓮花山商業區,以竹灣市場、同舟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盈洋家居廣場為中心的竹灣商業區等,梧州逐漸形成了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商業格局。
?? 以項目建設為著力點,構建商貿流通新業態
??? 隨著一大批超市的建設,超市化經營日益成為梧州商貿流通新業態的“主力軍”,目前,梧州的成熟社區周邊基本上都有了一定規模的超市或便利店,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活。
采訪中,梧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梧州是“百年商埠”,大力發展商貿業以強大梧州的城市競爭力是必然的,而且要以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為方向,培育一批規模大、檔次高、吸納力強、輻射面廣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組建和引進一批跨區域、跨所有制的大型商貿集團。
??? 正如該負責人所說,今年,梧州也十分重視專業化市場的打造與培育。在市里積極引導并幫助搭建發展平臺下,六堡茶、建材、汽車、奇石古玩等專業市場魅力逐步展現,成為梧州商品宣傳、展示和銷售的重要渠道。
??? 物流業這一新興產業被業內人士稱為“朝陽產業”,全國各地物流業的發展,都受到來自政府、企業、學術界等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2009年,梧州通過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運作,對儲存、運輸、配送、銷售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大力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以增強樞紐城市的聚集和輻射功能。
??? 此外,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為載體的農村市場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以及“家電下鄉”,大力促進了農民消費、農產品流通,繁榮了農村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