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市工商局在創新機關黨建工作中,從創新學習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創新活動載體、創新保障體系這四個方面狠下功夫,以理念創新和機制創新為載體引導業務工作開展,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雙促進”。
????為了增強外商來梧投資信心,市工商局把開展“機關效能大改進”活動與黨建工作結合起來,采取“不說行不通,只說怎樣行得通”的創新做法,提出只要有利于梧州經濟發展、企業做大做強,就先行嘗試。企業登記注冊中,只要是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框架內,都力爭為企業做好手續辦理等服務,不讓一個來梧投資創業的客商因為工商登記問題離開梧州。
????在“項目攻堅年”、“服務企業年”和“黨組織服務年”活動中,市工商局大膽創新工作機制,不僅及時制定了《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若干措施》,采取動產抵押、股權出資、股權出質、發展小額貸款擔保“四個平臺”,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還實行延長開業期、延長停業期、延長出資期等創新舉措,全力幫扶中小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度過難關。到目前為止,工商部門共為8戶企業辦理10宗股權出質登記,辦理動產抵押登記合同111份,擔保的主債權金額5.03億元,為企業融資15.27億元。同時,市工商局還下放審批權限,在個體工商戶登記權下放到工商所的基礎上,又將由市局登記的國有、集體企業和部分公司的登記權限下放到城區分局,將個體工商戶的名稱預先核準權限下放到工商所,提高了行政許可工作效率。
????此外,為方便返鄉農民工盡快自主創業,市工商局于去年初專門在市局、縣(分)局、工商所三級辦證大廳設立返鄉農民工辦證窗口,實行“三通”:材料齊備、符合法定形式的即時暢通;要件具備、不違反法律法規而又可以補證的適時變通;材料不具備、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及時溝通。去年上半年,全市私營企業新增373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184戶,個體工商戶新增4331戶。(肖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