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梧州市某茶廠廠長談起六堡茶時,該廠長說,假如我說六堡鎮無六堡茶你千萬別奇怪,因為按照我們現在界定六堡茶的定義,是從工藝上界定的,按照這種分類,經過后發酵漚堆工藝的才能稱之為六堡茶。也就是說,現在在六堡鎮茶園生產出來的農家六堡茶,嚴格定義上不算是六堡茶。
????資料顯示:在2001年廣西檢驗檢疫局將制定《六堡茶》出口標準列入2002年的科研制標計劃,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該標準(GXCIQ88-2003)終于在2003年4月8日由廣西檢驗檢疫局發布,該標準得到技術監督部門、廣西茶葉進出口公司、廣西土產公司以及當時僅有的兩家“六堡茶”生產企業等15家相關單位的支持和認可,該標準于當年10月8日實施,這是“六堡茶”行業性的第一個標準。
????在此《六堡茶》標準中對“六堡茶”有明確定義,這就是六堡茶(Liu Pao Tea)是用茶樹( 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新芽、嫩葉和嫩莖,采用六堡茶初制(殺青、初揉、渥堆、復揉、干燥)和六堡茶精制(篩、風、揀、拼配、初蒸渥堆、復蒸壓笠、陳化)的傳統工藝,制成具有“六堡香”品質特征的黑茶。
????也就是說在六堡鎮,很多農民茶園中生產加工的六堡茶,除了部分毛茶(據筆者調查數量極少)流到六堡生產廠進行六堡茶精制的渥堆后發酵工序外,其他部分沒有后期精制工藝的茶葉,按定義區分是不屬于六堡茶的。于是,這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很讓人尷尬的現象:六堡鎮無六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