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發展與環境中選擇,我情愿發展慢一點,也不要犧牲環境來換取發展速度。”這是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在我市考察工作時的殷切之言。此言簡潔而凝重,是用科學發展的長遠眼光,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具體指導。
郭聲琨書記的諄諄教誨告訴我們,在發展中要十分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既要算好經濟賬,更要算好生態賬,不能為了“金山銀山”而破壞綠水青山,留下歷史遺憾。品味這句話,我們可以感知其中強烈的生態環保意識。發展絕對不能以破壞水質、空氣、生態環境為代價,這是科學發展的理念,是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與未來負責的發展理念。
盡管梧州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3%,但在承接產業轉移、建設西江黃金水道、西江經濟帶的熱潮中,大的工業項目、產業集群如雨后春筍,全市工業企業規模和數量急劇擴張,西江沿岸以進口再生資源加工、陶瓷生產為核心的經濟帶已顯現雛形。隨著工業、園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西江流域乃至全市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面臨著日益增大的壓力。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兩者不可偏廢,壓力當前,我們必須牢固樹立起生態環保意識,在承接產業轉移、建設西江經濟帶中,構建起綠色環保的生態經濟體系。對于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要倍加慎重,對于已經引進來的企業要嚴格監管,切實保護好自然資源,珍惜大自然賦予梧州的生態財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