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林創(chuàng) 通訊員 謝學勤) 近日不少市民都留意到,在大街小巷、居民住宅,都能看到拿著相機對著房屋進行拍攝的民警,有的還向居民個人進行資料登記。那么這些登記錄入的資料有什么用呢?記者從梧州市公安局了解到,原來這是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的人口普查信息采集,錄入對象為梧州市的近百萬戶家庭。
????民警逐戶上門采集信息
????如此大規(guī)模的人口、房屋信息采集,在梧州市還是第一次,不少市民對此都感到比較陌生和好奇。據(jù)梧州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jīng)開展的全市公安機關基礎信息采錄,是我市公安信息化建設的關鍵,主要是將梧州市人口、房屋等相關信息,錄入到廣西警務綜合平臺。
????據(jù)了解,以往公安部門對人口管理主要采取“以戶管人”的辦法,通過戶籍管理,了解和掌握人口信息,進而實施對人的管理。但隨著企業(yè)改制、部分企業(yè)職工下崗、變換職業(yè),“單位人”逐步向“社會人”過度,以及群眾購買房屋、搬遷新居、遷徙移居日益頻繁;暫住人口、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工作、居住地點不斷變換,這些都對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的、以戶管人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開展這次信息采集大會戰(zhàn),就是要通過組織民警深入社區(qū),逐戶上門,以房找人,切實摸清實有人口、出租房屋的底數(shù),全面掌握實有人口、出租房屋的基本情況,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和辦法,為全市人口管理、出租屋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適應治安形勢需要,同時也更好地構建社會治安防范的安全網(wǎng)絡,打擊傳銷等違法犯罪行為。
????所采集信息不會向外公開
????然而也有市民提出疑慮:這些被采集的帶有公民私密性質(zhì)的信息,會不會被非法用于其他用途,對公民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帶來隱患。梧州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采集過程中民警會挨家挨戶上門進行實地的信息錄入登記,但這些采集到的信息,屬于受法律保護的個人隱私數(shù)據(jù),公安部門不會向社會公開或者泄露,希望市民理解配合的同時,也請市民放心。
????據(jù)悉,目前全市公安民警正大規(guī)模開展該項信息錄入工作。有不少市民希望,民警上門進行信息錄入時,除了穿著民警制服外,還應該主動亮證表明身份,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法分子借機冒充民警非法獲取信息,從事違法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