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冼振宇)本報曝光藤縣平福鄉沙街、尋村一帶非法淘金的報道,引起了梧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民主黨派人士的普遍關注。近日,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民主黨派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對藤縣平福鄉等大片良田遭受非法淘金毀壞感到痛心疾首,希望政府早日采取疏堵結合的有效措施,嚴整非法淘金行為,將青山綠水還給農民。
民建梧州市委員會一名成員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他看到報道后的心情。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非法淘金者不惜大片毀壞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因為急功近利而忽略生態環境與人類發展的問題,這種短視的行為造成農業生產和自然環境被破壞的后果,不應該由農民來埋單,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將開挖的泥土回填到農田,減輕非法淘金帶來的土地污染,切實維護農民的切身合法利益,這也是體現政府的社會責任心。
“從報道的內容看,藤縣非法淘金的現象早已存在,而當地的鄉鎮政府,對于每天在眼皮底下開挖農田和河道進行非法淘金的行為,為什么不及早加以制止,地方政府為什么長期置之不理?如果政府和有關部門能夠及早發現并予以關注,就不會導致如今大片良田遭受毀滅性的破壞。”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協委員認為,非法淘金者如此猖狂,皆因受眼前利益的誘惑,如果政府和有關部門拿不出強有力的措施制止非法淘金的猖狂行為,非法淘金行為就會變成“默許”。其實,治理非法淘金行為的關鍵,就是看政府下多大的決心去整治這個問題,對于重癥要下猛藥,采取必要的鐵腕手段,或者采取責任狀和考核制雙結合的方式,嚴厲打擊非法盜采國家礦產資源的違法行為。
一位市人大代表認為,藤縣平福鄉非法淘金的現象,反映出政府有關部門對管理礦業的機制還相當滯后,既然藤縣平福鄉一帶的土壤含稀有金屬,有關部門可以組織專家對當地進行地質勘探,研究當地黃金礦產的工業開采價值,由礦業主管部門牽頭進行有秩序的合理開發,將開采稀有金屬礦產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