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我市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壓力最大、任務最重、困難最多的一年,也是全市干部群眾凝聚力最強、經濟發展速度最快、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發展形勢,我們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全市人民一道,同心同德,眾志成城,沉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勢頭,多項經濟指標增速排在全區前列,主要經濟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圓滿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 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8億元,增長17.5%,增速排全區第2位,創16年來最高增幅;完成財政收入40.06億元,增長23.6%,增速排全區第3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0億元,增長66.4%,增速排全區第2位,年增量首次突破100億元,人均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萬元,投資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4240元,增長10%。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經濟總量在全區排位上升至第5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上升至第4位。
????工業經濟逆勢上揚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90億元,增長18.5%,人均工業產值突破2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32.4億元,增長2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65.2億元,增長30%,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3億元,增長30%。全市完成技改投資89.6億元,增長172.9%,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的135.8%,增速創歷史最高水平。市本級36家重點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6.9億元,增長36.9%;主營收入、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稅收入庫分別增長42.6%、88.8%、33%。中恒集團公司、神冠蛋白腸衣公司、豐業集團公司、梧州供電局年納稅額超億元。神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園區經濟不斷壯大,園區工業總產值達115億元,增長21.1%。新中陶、30萬噸再生銅等重大工業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削減任務。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全年農業總產值達117.6億元,增長7.1%,增速排全區第2位。糧食播種面積236.1萬畝,糧食產量84.4萬噸,增長6.5%,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任務。全面落實糧食綜合直補、水稻良種補貼等支農惠農政策,全年發放支農惠農補貼資金2.03億元。優質稻、亞熱帶名優水果、速豐林、木本天然香料、三黃雞、瘦肉型豬等專業化生產基地初具規模,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六堡茶生產加工基地和全區最大的砂糖桔種植銷售基地、肉兔養殖加工基地、中草藥種植基地。加快農村改革步伐,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范化管理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優勢產業向專業化、規模化、基地化發展。健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不斷完善預警預報機制。扎實推進以水利設施、鄉村道路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實施各種水利工程項目239項,完成投資4.26億元。縣域經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岑溪市、藤縣獲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市)稱號,蒼梧縣獲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稱號。
????交通建設實現突破 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和西江經濟帶建設加快推進。貴港至梧州Ⅱ級航道整治主體工程完工通航,長洲水利樞紐三四線船閘開工建設,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五號泊位主體工程、李家莊碼頭二期工程完工。梧州港貨物吞吐量達1130萬噸,集裝箱15.3萬標箱。南廣鐵路建設全面展開,洛湛鐵路開通運營,結束了梧州不通火車的歷史。桂梧高速公路全線貫通,貴港至梧州、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開工建設。蒼梧龍圩至藤縣潭東、至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二級公路改一級公路項目開工建設,梧封一級公路、蒼梧環城一級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完工。全年交通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4億元,為我市歷年來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最大的一年。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 全市城市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0億元。城市路網、電網、水網改造工程加快建設。紅嶺片、三龍片、南岸片區開發前期工作有序推進。西江三橋、文化中心改造、新興路綜合整治、榜山休閑公園、市縣污水垃圾處理等項目加快推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申請獲國家林業局批準。全年新增綠地13.8萬平方米,改造綠地18.4萬平方米。城鄉風貌改造工程、城鄉清潔工程、打擊市區非法占地違章建筑工作取得新進展。各縣(市)和各建制鎮城鎮規劃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城鎮化率達40.1%,提高0.6個百分點。
????開放合作不斷深化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 58億美元,增長9.8%,其中出口3.88億美元,增長7.3%。成功在廣州、佛山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政府自建工業廠房全面完成招商任務,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201.3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29%,增長54.9%。成功舉辦第六屆梧州國際寶石節,并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西江沿線8市共同簽署了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西江的《梧州宣言》,合作不斷深化。成功承辦第三屆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有力推動了我市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打出了“醫藥梧州、醫療梧州”的新名片。
????消費市場繁榮活躍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71.3億元,增長19.5%。積極推進“家電下鄉” 、“萬村千鄉”和“雙百市場”等工程,全市新建各類農家店270個,累計發放家電下鄉產品補貼資金1143.1萬元,發放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2617.3萬元,惠及農戶3.5萬多戶。全年累計接待游客558.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4.2億元,分別增長14.8%和23.9%。中恒國際醫藥商貿物流基地、易達物流等項目實現開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