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主要工作部署
????實現今年工作目標任務,必須頑強拼搏,狠抓落實,乘勢而上。重點抓好以下10項工作:
????一、堅定不移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保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強勁拉動
????全力打好項目攻堅戰 實施重點建設項目488個,總投資1312億元,年內計劃投資369.2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268個,年內計劃投資148.7億元,力爭新開工柳州至肇慶鐵路梧州段、岑溪至羅定地方鐵路、梧州港赤水碼頭鐵路專線、環城高速公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梧州段、梧州機場改造等重大項目。續建項目220個,年內計劃投資220.5億元,主要建設南廣鐵路、梧州至貴港高速公路、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長洲水利樞紐三四線船閘、李家莊碼頭三期、塘源綜合碼頭、糧食專用碼頭、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梧州陶瓷產業園區等重大項目。年內完工項目200個,其中上億元項目102個,主要加快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5個2000噸級泊位和一批110千伏變電站等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按計劃竣工投產。
????加大項目資金籌措力度 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努力籌措政府性資金,力爭中央和自治區補助資金2.5億元以上。加大投融資力度,依托政府投融資平臺,力爭新增融資15億元。加強政銀合作,加大引銀入梧力度,推動建立西江經濟帶投資開發基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工程和優勢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力爭全年新增貸款100億元。支持企業發行債券。大力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社會事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新能源、環保、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力爭社會資金投資達到25億元以上。
????切實保障項目建設用地 加強土地管理,優化用地結構,優先保證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用地。探索農村土地市場建設,研究推進農村宅基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辦法。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積極盤活利用現有存量土地。嚴格執行用地項目的容積率、投資強度、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標,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依法保護耕地。
????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 安排重點前期工作項目61個,總投資1021.5億元。重點突破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洛湛鐵路電氣化、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梧州至信都高速公路、梧州火電、梧州核電、西江黃金水道數字化航道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加大新項目研發力度,為保持投資增長后勁儲備項目。進一步完善項目聯合審批制度,整合項目咨詢評估、審批核準、規劃、用地、環保等前置審批環節的力量,提高項目備案、核準、用地預審、環評等相關審批效率。用足用好國家的各項政策,主動對接,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自治區統籌推進項目盤子。加大前期工作經費投入,保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
????健全項目建設保障機制 鞏固完善“五個一”的項目推進機制,堅持“四個非常”的舉措,切實解決項目審批、征地、搬遷、資金、環評等項目建設實際問題,加強對重大項目工程招投標、進度、質量、安全、資金、采購等環節的督促檢查,營造相互支持、協同作戰、共同推進項目的良好氛圍,努力完成全年投資目標任務。
????二、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強做優工業
????加快工業項目建設 堅持以重大工業項目支撐優勢產業。加快30萬噸再生銅、神冠蛋白8億米腸衣生產線、梧州松脂、聯溢化工等72個續建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林漿紙一體化、燃料乙醇、30萬噸再生鋁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今年開工建設。建設再生資源利用、陶瓷、有色金屬精深加工、醫藥、造船及船用機械等一批重大項目,為百億元、千億元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奠定基礎,振興梧州老工業基地。
????加大技改投入力度 加強工業技術改造,提高工業生產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圍繞優勢產業、龍頭企業科學謀劃,組織實施164個技改項目,力爭全年技改投資突破120億元。加大對重點技改項目扶持力度,對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進行重點跟蹤服務。積極構建企業融資平臺,拓寬融資渠道,通過爭取上級資金支持、設立技改專項扶持資金和金融信貸等方式,籌措項目建設資金,努力增加資金投入,緩解工業企業技改資金短缺的困難。積極發揮科技孵化園作用,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發中心,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加快產業園區發展 堅持把園區作為發展工業的主戰場,進一步完善園區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推動新增工業項目向園區集聚、技改項目“退城進園”,促進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以梧州工業園區為主體,打造醫藥、食品產業集群;以梧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主體,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以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為主體,打造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集群;以梧州陶瓷產業園區為主體,打造陶瓷產業集群;以長洲特種鋼產業園區為主體,打造特種鋼產業集群;以塘源化工產業園區為主體,打造化工產業集群。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中區建設。力爭全市園區工業總產值達225億元以上,稅收達10億元以上。
????提高服務企業水平 深化“服務企業年”活動,切實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力爭產值超10億元企業達7家以上,稅收超億元企業達7家以上。大力支持中恒集團、神冠蛋白腸衣公司、豐業集團公司等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大力實施質量興梧戰略,創建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推動企業創名牌,再創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品牌和著名、馳名商標,推動日成林化公司、天鵝蓄電池公司、華虹股份公司、億豐新宇公司等企業上市。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加強行業協會和商會管理,引導行業協會、商會規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