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田汽車公司10日宣布在全球范圍內召回43.7萬余輛汽車。這是本田第三次因汽車安全氣囊隱患召回汽車,總數直逼100萬輛。
深陷多起召回風波的本田競爭對手、世界頭號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公司同日宣布開始修補暢銷車型普銳斯的制動系統。
美國調查機構懷疑,豐田可能仍未搞清汽車突然加速的全部原因,改造腳墊等修補方案或許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擴召”
本田這次召回令分兩次宣布,共涉及43.7763萬輛車。
本田9日宣布從美國和加拿大分別召回37.8萬余輛和4.1萬余輛車,次日將范圍擴大至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和中國臺灣等地區,召回數量分別超過4000輛、9000輛、700輛和1300輛。
路透社報道,所有受召回車輛由本田位于美國和加拿大的分廠生產。
本田發表聲明說,計劃本月內開始向相關車主發送召回通知,希望所有車主接通知后盡快將車送至指定經銷商手中,公司將免費更換駕駛席主安全氣囊起爆器。
本田首席財務官北條洋一告訴路透社記者,這次召回可能令公司損失200億日元(約合2.23億美元)至300億日元(3.35億美元)。
這是本田因汽車安全氣囊隱患第三次召回汽車。2008年11月,本田首次宣布從美國和加拿大召回大約4200輛2001年至2002年產雅閣和思域;次年7月,本田再次從美加召回約51萬輛車,增加召回部分2002年產謳歌TL等車型。算上這次召回,本田因汽車安全氣囊隱患召回車輛超過95萬輛。
溯源
就這次召回原因,本田解釋,相關車型駕駛席主安全氣囊起爆器的氣體發生劑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成型壓力不足情況。汽車遭遇碰撞等事故彈出安全氣囊時,起爆器內壓可能異常上升,造成起爆器外殼破損、彈出金屬碎片進而傷害乘客。
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本田公司發言人告訴路透社記者,問題安全氣囊由日本高田公司美國分廠生產。不過,高田一名發言人說,高田沒有聽說向其他汽車制造商提供的安全氣囊存在隱患。
高田公司以產銷汽車安全帶、安全氣囊、方向盤等為主,主要客戶包括奧迪股份公司、寶馬集團、通用汽車公司、大眾汽車公司、現代汽車公司、本田和豐田等。
本田在聲明中說,截至2009年7月,相關車型發生12起安全氣囊意外事故,致死1人,致傷11人。雖然自那以后再未收到安全氣囊相關事故報告,“但我們斷定,我們不能完全確保這次新增召回車型內駕駛席安全氣囊起爆器能勝任設計要求。因此,我們決定這次召回增加部分2001年至2002年產雅閣、思域、奧德賽、CR—V和部分2002年產謳歌TL”。
按本田說法,安全氣囊缺陷由生產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劑的一臺成型設備壓力不足導致,公司將召回這一設備生產的全部產品。其他成型設備生產的氣體發生劑不存在這類缺陷。在中國內地銷售的同年款同類車型采用不同設計的安全氣囊,起爆器氣體發生劑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序也不同,不存在成型壓力不足問題,不在被召回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