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早春行 佳節未走遠 田間已鬧春 農民開始了虎年的農事和勞作
編者按:
又是一年開春時。站在2009年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全市農業、工業、商貿、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工作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繼續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區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兩會”精神,為開啟新一輪的發展而努力奮斗。“一年之計在于春”,早春寄寓著希望,而開局景象喜人、場面感人。為此,本報從今天開始,特推出《梧州早春行》系列報道,組織記者走進農村,走進工地,走進企業,走進發展第一線,通過記者的體驗與觀察,展現梧州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發展新景象和美好前景。
梧州日報訊(記者 朱桂湘) 大年初六,梧州迎來了虎年的第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沐浴著暖暖的春意,蒼梧縣龍圩鎮中村的農民黃樹海發動耕田機的馬達,開始翻耕他家的一畝多水田。
“年還沒過完,這么早就下田了?”
“也就是大半天時間而已。一年之計在于春嘛。”
在干活的間歇,黃樹海向記者聊起了今年的農事:“看天氣預報,得知天氣開始轉好了,所以就趁早翻耕,到時好曬田。”
其實黃樹海家的水田并不多,全家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砂糖橘,但他從來沒有放下過水田。他說,種好水稻,保全年糧食夠吃,種好果樹,則可以保一年有個好收成,生活更寬裕。現在翻耕,是為了到時候騰出更多時間護理果樹。
“村里很多農民都一樣,最近這幾天肯定都會下田,田里很快就會熱鬧起來了。”黃樹海說。他們村許多農民都有意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其中不少人已經購買了果苗,因此都將陸續下田挖坎種果苗。而不少常年在外務工的農民,在返城之前,為減輕家人負擔,則加緊翻耕田地。
就在黃樹海的“鐵牛”穿行村里的田野之際,與之相隔數十公里的藤縣塘步鎮下赤村,農民蘇幫業正同家人在自家山林里搭建一個100多平方米的雞棚。今年,他準備在當地推廣的“公司+農戶”的模式下,開始飼養山地雞。
據了解,去年藤縣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動全縣林下經濟蓬勃發展,不少農民通過林下放養山林雞而富了起來,這讓明確了近15畝林地權屬的蘇幫業心動不已。
“分得那么多的林地,剛開始時還真不知道用來做什么好,但去年看到別人養雞收益不錯,所以今年就跟上了。”蘇幫業說,從年初二開始,要么是走親訪友,要么接待親友,時間一直很緊,現在干活可以說是“見縫插針”地搶時間干,因為下月初第一批雞苗就要進欄了。蘇幫業還告訴記者,他還為此買了好幾本關于養雞方面的書籍,并且每天都要抽空翻看。
眼下,雖然新春佳節尚未遠離人們的生活,但行走梧州各地農村,在春芽吐綠的田野里,在生機勃勃的山林中,正越來越多活躍著像黃樹海、蘇幫業一樣的農民的身影——他們都在為虎年的豐收開始了新一輪的農事和勞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