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莫小洪)春節(jié)期間,總少不了舞獅隊的助興,然而,不少商家、市民反映,如今的舞獅已經(jīng)變味了,三五名老人或小孩組合而成的舞獅隊不請自來,耍幾個簡單的動作,在幾聲看似熱鬧的鑼鼓聲中雙手合十討紅包,隨即轉(zhuǎn)戰(zhàn)下一家。舞獅已從具有濃郁民俗味的新年喜慶活動變相成戴著獅頭的乞討活動。
近日,記者在兩廣市場看到一支舞獅隊,一行五人,帶頭者為一身背挎包的老者,其他則為十來歲的小孩,一人撐獅頭一人捋獅尾,一人敲著掛在腰上的小鼓,還有一年約八歲小孩敲著鑼。記者尾隨該舞獅隊觀察,獅隊從兩廣市場服飾區(qū)開始,一家商鋪一家商鋪地舞過去,帶頭的老者打前陣,主動上門給商家們大聲送上“恭喜發(fā)財、生意興隆”等祝福語,舞獅的成員隨即在商鋪門口搖頭晃腦地舞起來,不消2分鐘,店家燒鞭炮后遞給老者一個紅包,舞獅隊的鑼鼓隨即大響,獅頭一轉(zhuǎn)宣告完事往下家商鋪走去。記者尾隨其走了十家商鋪,令人吃驚的是,這種戴著獅頭的乞討,命中率達100%。
農(nóng)歷正月初一開始到元宵節(jié),都能見到這些舞獅隊走在大街小巷,這“看上去很美”的熱鬧與喜慶,卻令不少商家不勝其擾。在兩廣市場開雜貨店的魯軍翔表示,新年開市求個好意頭,對于不請而來的舞獅隊,為了求個喜慶吉利,都會封個紅包給舞獅隊,多則一百少則十幾元。但是從年初一至今,先后已經(jīng)來了不下十撥人,如果再持續(xù)到元宵節(jié),一個接一個的舞獅隊上門討利是,“是一個不小的煩惱”。一些商家和市民表示,現(xiàn)在的舞獅隊已經(jīng)變味了,市區(qū)周邊的鄉(xiāng)鎮(zhèn)部分村民利用節(jié)假日,自行組合成獅隊來到市區(qū)“搵食”。這些人不懂舞獅的套路,行頭也十分簡陋,幾個十幾歲的孩子做上幾個簡單的動作……不少商家表示,一天幾輪回的舞獅拜年,有時候聽到鑼鼓聲就覺得煩,不得已則關(guān)門走人避獅隊。
今年70多歲的市民甘老伯,在大年初七聽到到商場鑼鼓聲響起來,還不由自主地走近觀看,但是看到四只獅子所謂的采青,只是踩上比碗口還粗的半米高臺而已,不費吹灰之力就采青完畢,絲毫不見真功夫,不由得掃興而去。甘老伯說起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春節(jié)舞獅,從大年初一開始,一上街就能看到舞獅拜年。表演極為精彩,尤其是小孩子,“獅子鼓一響,腳板底就癢”。最吸引市民的是精彩的疊羅漢,十幾個人堆疊起來費盡力氣終采到高掛的封包,引得無數(shù)市民鼓掌喝彩。此外還有走立樁、踩鋼絲、上金山等高難度的動作也吸引眾人的喝彩聲。
不少市民反映,如今雖然還有人舞獅,但多是為一些商鋪開業(yè)助興的,獅隊的氣派和技藝都大不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