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記者 莫麗娜) 似乎是受近段時間異常火熱的“用工荒”一詞影響,我市企業招工的規模和力度也在逐漸升級。在3月2日召開的勞動力供求洽談會上,進場企業提供的崗位已超過5000個,而進場洽談人數不足4000人。市就業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分析,盡管如此,我市勞動力市場仍然屬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剩余勞動力多于企業缺工數,企業“用工荒”的現象并不明顯和普遍。
????三大原因致企業招工難
????據有關統計,當日的洽談會初步達成就業意向有320多人,現場錄用220多人,其中85個是大中專畢業生,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余為“4050”人員和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及農民工。總的來說,供求雙方達成意向的成功率并不高,大多數務工者仍持觀望態度。
????多年從事勞動力管理的有關人士分析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三個,首先是企業提供的待遇太低。記者從進場招工單位的登記表中看到,33家企業中,給出的起薪價在800元或以下的有21家,占了總數的近三分之二。“附近縣城企業提供的待遇還比它們高,現在人家都到市本級來招工了。”市就業服務中心勞動力管理科的工作人員拿出幾張縣城企業的招工廣告對記者說。的確,蒼梧桂隆食品(包裝)有限公司、蒼梧平洲電子有限公司的招工廣告都分別標明,生產工的工資為1000至1500元,以及900至1400元。該人士斷言:“招工企業如果不提高待遇,其持續性缺工的現象就不可能根本解決。”
????第二個原因是企業提供崗位的類別太少,可供選擇的不多。記者作了個簡單的統計,進場企業中只有5家提供了文員崗位,有4家提供了店長、主管、助理經理、辦公室主任之類的管理性崗位,其余大多為生產工。求職者反映,文員崗位名額一下子就報滿了,而“管理性、技術性崗位條件要求又太高”。所以,盡管生產工的工種種類也比較多,但仍然引不起進場求職者的興趣。
????第三個原因是進場求職者以新生代勞動力居多,他們對于工作條件、工作環境等要求已不同于上一代,對于勞動的法律法規也了解得更多,超時工種或行業他們基本上不會考慮。另外,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讓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去觀望和甄選適合自己的崗位。
????勞動部門增加招聘會密度
????從近幾場招聘會提供的崗位數來看,市本級企業缺工的數量大約在3000至5000個之間。市就業服務中心勞動力管理科科長徐小泉表示,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但仔細分析會發現里面有一些“水份”:部分企業登記招工喜歡報“大數”,其實它們真正可以提供的崗位并沒有那么多。此外,新引進企業的招工數已達到1500個,減去這個,原有企業的缺工數也并不多。因此,目前我市勞動力市場仍然是“供過于求”。
????然而,不管企業真正的需求量有多大,眼下“招工難”的確是個事實。針對這種狀況,近段時間以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大增加了舉辦招聘會的密度。從節后上班至3月2日,單市本級已經組織了8場招聘會。“這個星期的招聘會也已經排滿,星期三到藤縣,星期四到賀州,星期五在梧州。”徐小泉說。
????盡管提高待遇是企業解決招工難的最好捷徑,但是企業能否提高待遇也在于它是否有足夠的盈利能力,以及是否能調整利潤的分配方式。徐小泉認為,在這種狀況短期未能改變的情況下,在勞動力供過于求的基礎上,眼下以新生代勞動力為主的求職隊伍應該適當轉變就業觀念,更多地注重崗位的可塑性和可成長性。同時,多想一些辦法、多作一些嘗試,爭取在不同的領域實現自主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