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金銘 通訊員 黃周) 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需要加強兩廣合作,在交通、物流、服務等方面對接聯動,實施差異化發展,這對爭取西江黃金水道開發早日上升為國家戰略也十分有利。在與廣西社科院專家就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建設思路進行交流時,梧州學院教授曹垂龍提出了這一見解和建議。
為爭取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戰略早日上升為國家戰略,3月10日至11日,廣西社科院課題調研組的專家受自治區黨委、政府委派,到我市開展調研,廣泛聽取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在調研中,有關專家和各方人士認為,去年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西江經濟帶建設,對于加快沿江城市發展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梧州應以本身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強化與珠三角地區的交流合作,減少區域經濟的不均衡發展。廣西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課題調研組組長古小松表示,梧州在區位、港口、物流、林業、服務等方面都有優勢,他們將通過深入考察撰寫好調研報告,為進一步細化發展規劃做好參謀,使規劃具有前瞻性、預測性、可操作性。他同時建議我市加強人才配備和培育,使人才和產業都形成集聚效應。
據了解,我市通過資源換產業、存量換增量,實施“雁形陣勢”發展模式,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陶瓷產業園區等形成的“五園八區”得到加快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港口物流監管部門齊全,特別是目前年吞吐量達到100萬噸的李家莊碼頭,成為廣西內河最大的碼頭。當前,我市正積極加強與沿江城市信息互通,爭取搭建廣西范圍的電子口岸平臺,提高效率降低貨物通關成本,建設進出口加工區載體。同時,我市目前根據《意見》要求,出臺多項有針對性的措施,全力加快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和西江經濟帶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