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市城區人口密度的增加,垃圾排泄有增無減,梧州城區下水道、化糞池等地下管網設施坍塌、堵塞頻發,落后的地下管網與梧州的經濟發展已不相適應
????梧州市每月發生20多起下水道堵塞、污水橫流事故,一年約350多起,平均每天都要處理一起。來自市政工程管理部門的消息表示,除了這些記錄在案,屬于他們職能范圍內能夠處理的事故,更多的事故沒有記錄在案。比如管網坍塌、污水外瀉,住宅小區下水道堵塞、污水倒灌等等小型事故,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區人口密度的增加,垃圾排泄有增無減,下水道、化糞池等地下管網設施坍塌、堵塞頻發,有關專家認為如果任由這種局面繼續下去,勢必會影響梧州城市經濟的發展。
????據市政工程維修所所長馮志龍提供的數據,下水道堵塞、污水倒灌等問題涉及3種類型的地下管網,分別是大渠、小渠以及明渠,按標準,大渠的口徑應該在80厘米以上,小渠應該在30厘米以下。但目前河東片區30%、河西片區10%的下水管道都是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磚渠,普遍口徑只有20厘米左右。

??? 不少城中村的私宅,由于房屋設計本身缺乏科學規劃,不少房子之間的空隙直接成了公共排污的通道,極大地污染了周圍的環境。蒙紹松/攝
????管理部門也“有心無力”
????許多居民認為,下水道堵了首先想到找市政工程管理處來處理。這里存在一個認識誤區,因為并不是所有的排水管道都歸市政工程管理處維護。
????據馮志龍介紹,排水管有公用管道和專用管道之分,市政工程管理處只負責公共管道中部分管道的維護,確切地說就是“由政府投資,產權劃歸市政工程管理處的管道”,由于市政工程管理處嚴格按標準進行定期巡查、維護,能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因此這部分管道基本上很少出現堵塞現象。
????而另一部分是各房地產開發商、各單位、社區及居民自行興建的專用管道,則由他們自己維護管理。2010年1月份市政工程管理處接到或者相關部門轉來的電話共80多起,其中絕大多數屬于這一類。
????根據記者連日的走訪和調查,我市目前排水管常堵塞及難以解決的現象存在種種原因。
????管道鋪設不達標
????2010年,梧州市主城區的污水管網長中型渠215.152公里,小型渠49.35公里,明渠26.815公里,總長為291.317公里。此后的幾年里,隨著紅嶺路網、站前大道以及其他市政管網的即將交付,梧州市的排污管網長度將快速增長。
????“目前這些地下網管的規劃和建設基本算是合理的,科學的,但是隨著城市的擴大與發展,很難說以后的情況會是怎樣。”
????馮志龍介紹說,簡單到一個下水道修建,很多施工單位根本沒有經過規劃,隨意決定排水管口徑。“說穿了,現在很多施工建筑單位要么是為了節約成本,要么根本就是不懂。包括很多住宅小區的下水道及化糞池建設,很多都是隨便找農民工來做,根本達不到標準,留下無窮隱患。”
????以新興三路的豐業花園、國龍花園附近下水道堵塞為例,幾百戶居民的大型小區,房地產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只修建了直徑約30公分的小渠,根本無法滿足居民排水量的需求,由此經常發生堵塞。最后,小區物管只得上報市政工程管理處,重新破挖路面,修建新渠并接入市政大渠。盡管國家建設部頒發的《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早已出臺,但很多施工單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不遵照執行。“舉個簡單的例子,本來是房屋設計要讓位于地下網管設置,結果在施工過程中卻往往違反規定,將本來筆直暢通的下水道隨意改造成一段彎道,怎么會不堵塞?”

蒙紹松/攝
????亂排放導致堵塞
????前段時間,京梧市場旁下水道堵塞,污水溢出街道。當記者趕到現場時,工人已經將下水道清理疏通完畢,正在用水車沖洗路面。維修所清渠班班長覃慶遠向記者解釋,由于京梧市場附近商鋪、飲食店較多,廢油經常堵塞下水道。他們當天上午接到市民電話,在排查完西環路寶石城對面兩個點后,立即趕到這里。“我們還要立即去清理下一個地點。”覃慶遠說。
????“這些現象在一些餐飲店及小吃店較多的地段尤為突出,處理起來非常頭痛。”馮志龍告訴記者。如河東片區的居仁路、大東上路以及桂北路等附近一帶,由于餐飲店聚集,排水渠基本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磚渠,直徑不過30厘米,極易發生堵塞。“我們清理的油膏,最厚的達60多厘米,豆腐渣狀,黏黏的,高壓沖洗車根本派不上用場,只能用鏟子一點一點地挖。”
????據了解,目前梧州市只有較大的餐館才有油污隔離池。但其中相當部分由于沒有定期清掏和沖洗,已失去分離油污的功能,淪為“擺設”。
????此外,下水道在設計上即使不存在問題,使用上也存在諸多問題,一些建筑施工單位挖出的泥土隨意堆放,隨雨水、污水排入大渠造成淤積,一些市民在家里亂往下水道里丟垃圾如塑料袋等等,這些情況不僅容易造成水污染,更容易引發地下排水管網堵塞。
????管理機制復雜
????如果說地下管網縱橫交錯,盤根錯節,十分復雜的話,那么和地下管網相比,管理機制就顯得更加復雜。
????據市政工程管理處排水監測站一位工程師介紹,按正規程序,申請排水管接入市政大渠,須向行政審批申請受理機關遞交經市規劃主管部門審定的排水工程設計方案及圖紙,室外排水總平面圖和排水管道出水口斷面圖,排水的水質、水量、水溫、水壓情況的說明,排水設施驗收報告等材料,通過之后可進行施工,最后市政工程管理處管理監測站對其進行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但是,部分建筑施工單位處于縮短工期、節約成本等原因,瞞而不報,私自建渠。市政局曾成立一支市政執法中隊,專門巡查此類情況,后歸于城監管理。由于沒有執法權,管理處工作人員發現問題時也無可奈何。與此同時,由于城監部門人力有限,很難及時發現問題,當某處下水道堵塞報至管理處時,問題大都已十分嚴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