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泉沖及毗鄰地段地質災害綜合整治
梧州日報訊 (記者 黃東榮 通訊員 歐啟光 李俊星) 目前,冰泉沖及毗鄰地段地質災害綜合整治工程入戶測繪評估工作正有序進行。昨日,記者走訪整治范圍地段的居民了解到,不少居民都希望能盡快搬出污水橫流、臭氣難聞、出行不便、安全隱患多等惡劣的居住環境。
以白云路為界,一邊是已基本完成房屋拆除的平民沖,一邊是樓房密集地的冰泉沖。冰泉沖房屋依山而建、緊密相連,基本上看不到有比較明顯的道路,只有房子之間的間隙。走進冰泉沖,道路窄小不平,車難進、路難行,給人的感覺好像就是一個找不到方向的的“迷宮”。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冰泉沖尋找一位具體地址的居民,可能走上半天也找不到。”萬秀區動遷二組的負責人對記者說。同時,這個地段的房子比較密集,道路窄小,交通工具一般很難直接行駛到家中,出行是該地段居民生活的一件難事。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房屋密集,危舊房多,出行、排水、衛生等問題在居民中反映較為強烈,都希望通過這次搬遷避讓,改善自己居住環境。家住白云路紅樓里26號的謝雪群說,大家都是自己建設的房子,各家各戶的污水往山下流是不爭的事實,上一級鄰居家的排污明渠流經自己房子的旁邊,每天鄰居都將污水直接沖到排水溝,氣味比較惡臭。同時,由于她的房子一樓是在路底下,與水溝相連的墻壁都被污水滲透,睡覺都能聞到臭氣,居住的環境比較潮濕,不利人的健康。萬秀區平西社區主任莫瓊斐說,由于沒有統一規劃,沖內的污水渠都是明渠,因污水的排放每年產生的糾紛不少,鄰里關系也因此而惡化。在調查摸底、測繪評估階段,不少居民都表示希望盡快搬離地質災害危險區,改善居住環境。
“我希望能盡快搬遷。這里的地質雨勢稍大就容易發生塌方,安全隱患比較多。”冰泉東路一級山邊36號居民梁耀保擔心地說。他指著自家的祖屋說,房屋在2006年“6·8”特大地質災害中因塌方受損而被迫閑置。目前,該房子的門已被土方壓著,不能再打開了,房子的另一半也已被沖毀。這祖屋離梁伯現在居住的房子僅有一米左右的距離,如果真發生地質災害,雖然現在住的是框架結構房子,也很難估計后果會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