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休閑綠地,景觀絢麗多姿;西江兩岸、桂江兩側,山、水、林、花、城渾然一體,城市河岸風光無限;新興路、西堤路、火車站站前大道,60多個品種的樹木點綴著城市的主次干道,構成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態城市格局;環城的山林,郁郁蔥蔥、四季鮮明,森林景觀風光秀麗,景象優美……
????這并非是誰的主觀臆想與憧憬,而是梧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現實目標。現在,梧州正在 “森林梧州”的道路上大步向前邁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并力爭明年正式擁有這張綠色的城市名片。
????提出計劃,“創森”形成共識
????“創建森林城市,讓綠色來到身邊,讓森林走進城市,是城市在發展中,改善人居環境、增強綜合競爭力、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標志;創建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創建森林城市,是加速實現城鄉綠化一體化戰略目標,更是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客觀要求。”這是全市上下在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共識,這也催生了梧州的“創森”計劃。2009年3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利用三年時間,達到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標準,大手筆描繪出“森林梧州”的美好圖景:按照建設“秀美山水森林城、生態家居新梧州”的理念,建設城市建成區的綠島、綠帶、綠道,增加城市綠量,打造西堤路,紅嶺一、二號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綠化精品,開展環城周邊山體和高速公路(鐵路)兩旁綠化工作和創建綠色通道等工程……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必須有扎實的措施和詳細的方案。“創森”工作作為關系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梧州市經濟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工程,市委、市政府更是貫注全力,做了充足的準備。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領導小組一位負責人說,在提出“創森”目標后,除了成立具體實施機構,還相繼制定《梧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梧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宣傳方案》和《義務植樹實施方案》,確定了分階段的工作目標和步驟,下達了實施補綠增綠的各項森林工程建設項目,并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
????“目前‘創森’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扎實推進,改善生態環境,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基礎為目的的各項綠化行動已全面展開,‘大種樹、人人種、年年種’的植樹綠色氛圍日益濃厚。” 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領導小組的負責人說。
????借勢而起,林城美景互融
????梧州,群山環抱,西江、桂江穿城繞廓,山川秀美,生態良好,而森林文化與水文化相互交融、交相輝映,則為“創森”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都是梧州創建森林城市的優勢。借勢而起,“創森”的各項規劃和工程也隨即展開。
????市林業局局長謝善高介紹,“創森”以建設生態文明為主題,建立城郊森林、城邊林帶、城中綠地有機結合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通過實施森林城區、森林資源保育、綠色通道、城市河岸風光帶、環城林帶及新農村綠色家園、林業產業、生態旅游、生態文化等建設工程,全面推進梧州森林城市建設,打造梧州 “山水環繞、林城互融”的優美景象,使梧州成為一個森林生態與林業產業共贏的國家森林城市。
????謝善高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城市森林體系與城市生態環境體系融為一體、合理培植、栽培、管理林木和植物,改善城鄉環境、維護城鄉生態、繁榮城鄉經濟,促進城鄉可持續發展的主體生態結構。真正做到‘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把‘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鄉一體、生態優良’的美好畫卷展現在全市人民面前。”
????在眼下植樹造林的黃金季節,全市上下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重點的植樹造林活動熱潮涌動,公路沿線、鐵路沿線、西江兩岸的山頭上,活躍著挖坑、培土、種植苗木的人們身影——“創森”各項工程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全市今年造林18萬畝,市區再添10萬棵樹,至5月底,全部完成2424畝環城公路山體的可視坡面的綠化。
????另據介紹,作為“創森”重要組成部分的交通通道綠化工作也已全面展開:對蒼郁高速、馬梧高速等我市境內共227公里長的5條高速公路兩旁1公路范圍的山體,以及125公里長的洛湛鐵路梧州兩旁進行綠化,綠化率都必須達95%以上;132公里的西江走廊的綠化,綠化率在90%以上。
?????取長補短,發掘資源優勢
????“森林城市”作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方向,從2004年起至今,全國已先后有14個城市榮獲了全國綠化委員會和國家林業局頒發的“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梧州作為廣西除首府南寧市以外第一個提出申報國家森林城市,是否有條件獲得這一殊榮,加入到“國家森林城市”的行列中?
????好消息是:梧州的“創森”計劃,得到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自治區林業廳的支持,多項工作得到肯定。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的專家也表示,梧州有著厚實的“家底”。在國家森林城市各項有關的森林建設評價指標中,諸如森林建設綜合指標、覆蓋率指標、森林生態網絡指標、森林健康指標和公共休閑指標等方面,目前梧州市基本上已達到甚至超過了國家所規定的標準。此外,森林資源的豐富多樣性、歷史文化底蘊等其他綜合因素,都為梧州實現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地處亞熱帶和熱帶的過渡帶的梧州,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據有關調查統計,梧州區域內主要樹木種類多達有578種,主要花卉及觀賞植物也達66種。全市林業用地面積95.44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6.2%,森林覆蓋率更是近72%,較國家森林城市指標高出一倍多。此外,城市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約120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有3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也在7.5平方米左右。同時,大量的古樹名木存留,也成為“創森”中珍貴的城市森林景觀和森林文化資源。
????然而,厚實的“家底”,并不代表“創森”的各項工作已經達標。有關專家分析,雖然梧州的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前列,但林種、樹種結構卻不盡合理,全市林業生態環境依然脆弱;在城市綠化布局中,公園綠地匱乏,城區中心綠地不足,老城區缺少公園綠地,城市綠地系統缺乏整體性;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河流、主干公路沿線的綠化未能連為一體,城市規劃區綠地之間及城市規劃區綠地與城郊山林之間欠缺系統性連接。
????差距不言而明,市林業局一位負責人也坦承,當前全市除了較高的森林覆蓋率外,還有相當多的指標未達國家森林城市的要求。這位負責人表示,以梧州市的生態廊道建設為例,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隨著立體交通大格局逐步形成,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相繼開工或竣工,這些通道兩側舉目所及,仍有不少荒坡地、疏殘林,連接城鄉的骨干道路林網斷帶之處也不少。此外,林業生態建設用地矛盾突出、地質災害頻發等因素,也嚴重制約著綠化建設的進程。
????差距明顯,如何實現從林業大市向國家森林城市的跨越?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說,只要大家傾心傾力,有針對性的彌補不足與缺陷,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努力,打造“森林梧州”,前路并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