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商家跟風炒作
令人感到擔憂的是,梧州市場也開始漸漸出現“炒作抬價,以次充好”的情況。如2008年前發生搶購狂潮的普通六堡茶,由于被認定質量上乘,這批被囤積數年的茶葉甚至還被部分商家重新包裝,冠以其他品牌重新出售。通過一些概念的炒作,這些茶葉的售價比當時的出廠價高出了一大截。這一局面令不少有識之士回想起2006年的普洱茶市場。 從2006年上半年開始,由于炒作,云南普洱茶價格在一年多內狂翻近20倍。但2007年5月之后,短短一個月內,普洱茶價格就回落了七成左右。而且2008年春節后,云南各大普洱茶生產廠家紛紛推出低價新品種,至此普洱茶價格更是長期低迷。
“抬價”、“炒作”的惡名一旦與茶葉掛上鉤,將嚴重影響了該品種茶的正常增長與發展。由于近年來的暢銷,目前梧州市銷售的六堡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價格虛高和貨不對板的問題。市面上還有一些商家利用六堡茶“越陳越香,越久越貴”的老茶風,向初學者高價出售做舊的“假老茶”。
業內人士分析,六堡茶的前景看好,大大小小的游資已經進入了生產和銷售領域。但由于技術與管理含量相對不高,目前生產六堡茶的門檻相當低,甚至有一些完全不懂六堡茶的商人拿著幾十萬的資金就進入生產市場。但因為六堡茶制成后需要長年的存放后,才能具備“紅濃陳醇”的品質,這個過程將長期積壓生產廠家的流動資金,因此一些資金緊張的小企業,可能會通過難以保證生產質量的“捷徑”快速做舊茶葉并將其迅速推向市場。
依托禮品市場做大品牌
由于地區經濟實力的制約,梧州的茶葉生產與消費市場的規模均存在不足之處。有愛茶人士表示,包裝與策劃能力有限,制約了梧州六堡茶的銷售規模。
鴛江麗港一家茶莊的老板斯先生告訴記者,游客是該店銷售六堡茶的目標群體,但他們對高檔六堡茶的關注度極為有限:“銷量最好的是一些禮品包裝的中低檔六堡茶,雖然禮品裝六堡茶客觀上推動了本地茶葉的銷售,但我們難以確定外地茶友是將其真正地消耗和飲用,還是僅僅將其作為一種擺設。”
新興二路某開業多年的茶莊負責人何啟良則表示,會通過禮品包裝敲開外地市場的大門。“店里會嘗試與外地的茶莊進行合作,推廣以本茶莊命名的禮品裝六堡茶。這種六堡茶的等級直接由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把關,外地的市民無需來到梧州就可以品嘗優質的六堡茶。”
而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內部監控六堡茶的生產質量外,梧州旅游業一旦有了長足發展,對于向全國推廣六堡茶將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桂林、南寧、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發展一批旅游強縣和特色旅游小城鎮。加強重點旅游景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規劃對于六堡茶擴大影響力來說是一個重要契機。只是六堡茶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知名度和美譽度,就必須注重六堡茶商品的中低端市場,尤其是針對游客的禮品茶市場的合理培育。如果每個來梧旅游的游客都能買到質優價廉的六堡茶,既有利于六堡茶的普及推廣,也有利于形成忠實的消費群體。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