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孔妮)“你今天喝了五行蔬菜湯了嗎?”“將丹參、西洋參磨成粉,每天泡水喝,保你精神飽滿。”“糙米茶的效果×××”……近年來,隨著梧州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梧州人越來越注重養生保健之道,紛紛通過形形色色的養生書籍、各種各樣的網絡論壇,或是日常聊天等途徑,尋獲各種養生之道,以作為日常保健之用。
對于熱衷于養生保健的梧州人而言,養生書籍是尋求養生之道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昨日,記者在恒業國泰的新華書店看到,家庭藥膳、食療、經絡按摩等養生書籍的推廣書架設在書店入口處最顯眼的地方。據該書店的有關負責人李妙芳介紹,近一兩年來,各種養生類書籍一上市,就會立即受到市民的熱烈追捧,一直以來都處于熱銷的狀態。“有的市民一次就購買十幾本不同作者編寫的養生書籍回家。”李妙芳說。據了解,以前,來購買養生類書籍的大部分是退休職工,如今年輕人也加入到養生族當中,三十歲左右的年輕讀者正在日益增加。
此外,不少市民還通過網絡論壇尋求養生之道。今年二十五歲的市民黃可薇一談起養生之道,話匣子便收不住,儼然一位“養生專家”。黃可薇說,她喜歡搜羅網民經過平時實踐而總結出來的養生經驗。“養生保健越早越好”,這是她從網絡論壇上看來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些市民在生病的時候,不是盡早去醫院就診,而是去翻閱養生書籍和上網搜羅養生之道,希望能夠通過自我調理、不用看醫生而治愈疾病。梧州市大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主治醫師吳國強對此表示,這是一種養生誤區。尋求養生之道,加強日常養生保健的意識固然是好的,但不應該盲目用之,否則起反作用。書本、論壇上所提到的一些養生之道對于保健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但并不適合于所有人,因為每一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樣。此外,生病后希望靠養生之道自愈的市民,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