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館用地溝油并不劃算
“就算有地溝油,飯館也是受蒙騙?!瘪T鵬為記者計算,一個中型酒樓每月用油800斤左右,好油每斤3.7元至4元,便宜油每斤2.7元至3元,在油上打主意,每月省不到千元。此外,使用地溝油并不能節約成本。比如水煮魚,正常油一般會反復使用,如果是地溝油,下次就用不了,反而不劃算。
對于中型酒樓,最主要的開銷是員工工資、房租、水電等,餐館節流的方法很多,減小菜份、提價等,根本不會想到油,因為它所占的開支實在太小了。在馮鵬看來,“我少雇一個人,不比用地溝油劃算多了?”
在馮鵬的餐館,“收潲水的”每月會來掏一次地溝油,交100元至200元,據說被用來“做肥皂”,至于最終去向如何,他也不太清楚。
誰會為省小錢冒大風險
“現在餐飲業壓力太大了?!迸c馮鵬合作開飯館的王慶對記者說,10年前他就進入餐飲業,那時只要“想辦法”,各項稅費加起來不超過收入的3%,現在至少要8%,目前經營好的餐館的利潤也僅略高于10%。
“餐飲業利潤微薄,也許會產生鏈式反應,比如廚師工資低,也許會想點其他辦法,說不準會用地溝油?!蓖鯌c表示。對王慶這一說法,開過餐館的趙培表示不認同:“餐飲不像其他行業,所有進貨老板都必須親自過問,廚師做不了手腳?!?
北京許多飯館的后廚都是外包的,進貨也是廚師來定,這會不會給地溝油打開方便之門?趙培認為不可能。因為北京餐飲業有固定的習俗,東家、伙計都在店內吃飯,每天11點和17點準時開飯,已成定規。一個人用了地溝油,自己還會吃嗎?可坐店不吃自己的東西,周圍人怎會不知道?即使自己吃的時候用好油,可餐飲業人員流動極快,一家店故意用地溝油,別的店也會很快知道,“誰會為省這點兒錢冒那么大風險呢?”趙培說。
有些問題比地溝油嚴重得多
兩個經不起推敲的數字,在網上卻引起如此大的反響,這意味著餐飲業正遭遇著新一輪的“妖魔化”,對此王慶表示已經習慣了。“如今,做餐飲就是弱勢群體,隨便哪個顧客都可以把你叫過去訓斥一頓?!蓖鯌c表示,大家有意見,首先說明餐飲業自身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此外,中餐在規范性方面不如西餐,也加劇了雙方的矛盾,比如一道菜味道、做法究竟該如何,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往往因此發生爭執,“管理縫隙多,自然矛盾也就多”。
“現在大家說話也比較隨便,不再拿壞人名譽當回事了?!蓖鯌c認為,炒作地溝油有些無聊。趙培做了十多年的餐飲行業,他表示對地溝油“聽說過但從沒見過”。
馮鵬認為,地溝油現象雖存在但極少見,惡炒沒任何意義,反而會轉移注意力?!霸诓惋嬓袠I中,有些問題比地溝油嚴重得多。以烤羊肉串為例,很多都摻假了,甚至在某些地區,真用羊肉的反而是‘鳳毛麟角’。此外,在一些菜品上,該用通脊的地方改用后臀尖等,雖然不影響健康,但也屬于欺騙消費者。”
馮鵬認為,路邊攤上也許會用地溝油,但沒有證據,不應妄加推斷。(陳輝/文)
警惕炒作背后的非理性——作家郝曉輝
地溝油說法的風行,帶有現代社會信息傳播的典型特征,即:信息越多,人們判斷力反而下降,反而更容易出現群體性恐慌事件。一方面,這是互聯網特性所決定的,在互聯網平臺上,信息發布成本極低,很容易形成“三人成虎”的效應;另一方面,這些信息在復制傳播過程中,會被不斷“加工”,越來越像真的,最后連發布方都無法判斷真偽了。
地溝油事件即如此,開始只是專家談存在這一現象,繼而兩個數字被加進去了,接著就有人自稱是“廚師”、“總管”,開始揭“行業內幕”,后來者為吸引眼球,不斷添加“猛料”,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個話題便越來越極端,最終,已沒有人再去關心事實真相如何了。
地溝油是小事,但熱炒背后呈現出的非理性令人擔憂,專家的幾句話,兩個荒唐的數字,就能讓這么多人信以為真,這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