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走在梧州街道上,人們會發現茶鋪、茶莊鱗次櫛比,門面幾乎全是清一色“六堡茶”招牌———這充分體現了六堡茶市場的興旺繁榮;
????日前,剛剛落下帷幕的2010·廣西(梧州)春茶節暨六堡茶博覽交易會,其紅火的場面和交易成果,更讓各地茶客深深感受到了六堡茶的市場熱度。
????從近年來六堡茶闖蕩市場的軌跡和當前發展成果看,人們完全可以這么認為,六堡茶已成為茶葉市場的“寵兒”。然而,繁榮的景象,并不能掩蓋產業弱勢,六堡茶的發展還遠未到值得人們為之驕傲與欣喜的時候。這是一組有關黑茶種植與生產的數據:2009年,全國黑茶產量突破20萬噸。云南普洱市茶葉種植面積達130余萬畝,代表湖南黑茶的安化黑茶,其茶園面積也超過10萬畝。反觀梧州六堡茶,目前茶園面積僅為4萬畝左右,年產量也只有8000噸。
????巨大的反差,顯示出六堡茶產業還未成大氣候。參加剛剛結束的春茶節茶產業論壇的中國農科院一位專家直言:盡管六堡茶歷史悠久,市場前景被看好,但在黑茶家族中還是個有著巨大潛力的“新生兒”,產業基礎仍很薄弱,發展之路還很漫長。
?????產業延伸期待科學支撐
????每個人都知道茶有保健功能,如果你購買六堡茶,茶商可能會告訴你,六堡茶消食去膩、調理腸胃和幫助降脂、降糖、降壓等保健功效十分明顯,但如果你更深入地問,這些功效有什么科學依據,你可能得不到任何答案。
????專門研究黑茶保健功能的湖南農業大學茶多酚專家劉仲華在我市舉行的茶產業論壇上如是說:“當前,在茶的保健功效和飲用價值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和青睞之際,眾多茶商都打著保健的招牌,說喝茶這個好,那個也好,卻都不知道其科學依據何在,這不免讓人覺得有夸大、不實之嫌,勢必影響到產品的市場銷售和產業增值?!?/p>
????經常到外地參加茶葉展銷或博覽活動的六堡茶茶商廖維全先生對劉仲華的說法深有同感。他說,每到一處參展,所有茶品關于保健功能的宣傳,內容近乎一致———有極高的飲用價值和消食去膩、減肥瘦身、降脂降壓等功效。然而,這帶給消費者的印象是,哪種茶的保健功效都差不多,又何必非買六堡茶不可。
????目前,我市在發展六堡茶產業過程中,雖然也十分關注科研問題,但僅局限于在茶樹的種苗繁育、加工技術的改進等方面,對六堡茶功能成份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有何別于同類產品的特殊功效仍不得而知,因此想要借力茶葉本身具有的獨特的保健功效,推動六堡茶產業向著茶飲料、茶食品乃至茶葉功能物的提取和應用等上游產業鏈延伸,開拓更大市場,還需從茶葉本身、醫學和生物科學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尋和研究。
????用精品名牌開拓市場
????六堡茶產業發展的軟肋不止于科研不足,在品牌制勝的今天,品牌建設也在影響著六堡茶走向更高層次。
????當前,六堡茶在市場上已經闖出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集體品牌效應顯著,但令人遺憾的是,所有的茶商都知道六堡茶,卻不甚清楚六堡茶有什么叫得響的單個產品品牌,認可六堡茶的消費者,也不知道到底哪些品牌是六堡茶的代表。六堡茶,還沒有真正迎來品牌產品的時代———全市20多家六堡茶生產企業,約300種六堡茶,至今仍沒有一個品牌足以傲視市場。
????在2010·廣西(梧州)春茶節暨六堡茶博覽交易會上,一位來自廣東的客人向我市一家參展的六堡茶生產企業打探六堡茶的情況,詢問哪家企業、哪個品牌的六堡茶品質最好,但得到的答案是“都差不多”。這樣的回答,不僅讓消費者“一頭霧水”,更會讓整個產業因為某款茶品的質量問題而“蒙冤”。
????作為一項在快速成長并走向成熟的有著數百類產品的產業,竟沒有一個有代表性的品牌,不能不說是六堡茶這項產業的尷尬。這一點,在春茶節的廣西名優茶評比活動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北京茶葉協會的蔡女士就六堡茶品牌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多款品質上乘的六堡茶,在評比中獲得金獎,但卻幾乎都沒有一個有自己的品牌名稱,僅有“712138”、“0138”等嘜號,而這一長串的數字符號,對于六堡茶市場推廣、生產企業的產品營銷無疑是一大掣肘。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有關專家表示,品牌是企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消費者識別產品的重要保證和產品品質的標志。一項產業若沒有其代表性的品牌產品,結果很可能是所有的生產企業、商家都會說自己賣的都是好茶,品質方面、市場名氣方面都“差不多”,茶葉市場魚龍混雜現象將層出不窮,從而使整個六堡茶的市場推廣和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受到影響。
????這位專家認為,六堡茶產業正在強勢崛起,六堡茶集體品牌也已經打響,但單個產品的品牌卻難覓蹤跡,在未來的市場開拓中,六堡茶的產業要有更好更大的發展,還必須做好品牌經營,走好六堡茶產品的精品名牌之路。
????市場呼喚標準和規范
????如今,六堡茶在市場上熱銷,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熱銷背后是否有隱憂?答案肯定的。
????在鴛江麗港茶城經營一家茶莊的鐘建興先生認為,與當前“六堡茶熱”相伴相隨的是六堡茶的市場規范和質量問題。鐘建興說,隨著六堡茶越陳越香、越陳越好觀念的流行,一些茶商在利益的驅駛下,將茶葉以次充好,甚至人為地加速茶葉陳化冒充老名號,動輒出現十年、二十年的“老茶”、“珍品”。此外,一些作坊式的加工,受制于生產環境及生產設備,也會導致六堡茶產品中有害物質超標。
????據了解,目前六堡茶產業除了產品優劣混雜,市場欠規范外,其產品加工中存在的原料短缺問題,對產品質量亦有不小的影響。當前我市茶園區面積約為4萬畝,產量不到萬噸,但六堡茶的市場需求量卻數倍于此,這致使幾乎所有六堡茶生產企業從外地進購毛茶,但原料環節的質量根本無法把關。
????中國工程院院士、茶葉專家陳宗懋把脈中國茶產業發展時說,茶產業要茁壯成長為強勢產業,還需引入清潔化生產的理念,把住種植、加工、倉儲等各個環節的質量關,走標準化、規范化的綠色發展道路。而今,梧州的六堡茶產業正全力向著陳宗懋院士提出的這個方向發展,并出臺一系列舉措,用有形之手推動發展標準化茶園和規范企業、廠商的生產及市場行為。
????綜觀我市六堡茶產業,離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還有不小差距,但我市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茶葉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在人人關注健康的時代,要全面提升六堡茶的產業競爭力,就必須規范市場形成自己的標準,必須著力提高六堡茶的品質。這也是我市打造六堡茶產業面臨的艱巨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