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梁穎)從4月1日進入汛期以來,西江梧州水位依然維持在較低水平。我市水文專家指出,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排除西江發生洪水的可能,相反各相關方面仍要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準備,切忌思想麻痹大意。
4月2日已經是進入汛期的第二天,西江梧州水文站測得當日8時水位為1.92米,僅比今年2月23日出現的建站110年以來的最低水位1.6米高出32厘米。而流量則只有796立方米每秒。“進入汛期后,西江梧州水文站水位與歷年同期相比明顯偏低,流量則偏枯”,廣西水文水資源局梧州分局總工程師李創生說。
據分析,受到云、貴兩省和廣西區內部分地區連續大旱,以及去年10月開始的流域調水等因素影響,西江水位從去年11月份開始持續下降。而進入今年二三月份以來,梧州轄區降水量偏少,使得西江梧州水位偏低的情況持續到了汛期。
“雖然今年進入汛期后,西江水位依然偏低,但不可就此排除今年主汛期發生洪水的可能性。”李創生說,從歷年西江發生洪水的情況看,主要是受到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孟加拉灣的暖濕氣團向內陸推進,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交匯碰撞,在云南、貴州、重慶、廣西等地形成大面積降雨,從而形成西江洪水。這股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濕氣團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最為活躍。盡管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這股暖濕氣團一直沒有活躍起來,但按照規律來看,它有可能只是推遲了活躍的時間。
另外,臺風也是造成西江洪水的一個重要因素。按照歷年情況分析,臺風一般從北部灣經過南寧、柳州、桂林等地區向我市推進,或者從廣東省陽江市登陸后向內陸推進,形成桂北、桂中等地大面積降雨,從而引發西江洪水。
李創生認為,今年主汛期西江是否會發生洪水,需要看這些氣團、臺風等影響因素在未來的活動情況。由于目前抗旱Ⅳ級應急響應仍未解除,并且可能形成洪水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相關方面在思想上仍不可放松,要做好防汛抗旱兩手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