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莫小洪)近年來,越來越多市民選擇用環保文明的鮮花拜祭先人。然而,大多市民還是使用傳統的祭祀方式,轟隆的鞭炮聲、漫天飛舞的冥幣灰燼、豪華的祭祀品……這些不太文明的傳統式祭祀既造成環境污染,也帶來諸多安全隱患。
4月5日上午,記者乘坐專線公交車來到松鶴園,在大門顯著位置拉著多條提倡文明祭祀的溫馨提示橫幅,前來掃墓的不少市民懷抱一束鮮花前來拜祭先人。但與此同時,不絕于耳的鞭炮聲、隨處飛揚的冥幣灰燼、豪華鋪裝的祭祀品等不文明祭祀現象依舊處處可見。
記者在松鶴園內走了一圈,一路上鞭炮聲響個不停,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不時騰空出現幾朵“灰煙云”,空氣里充斥著火藥的硫磺味。不少市民拜祭了祖先后,在墓碑前的空地上,留下了飲料瓶、果皮、面包糕點等垃圾,一些被燒剩的冥紙仍冒出陣陣煙霧,留下消防隱患。一個掃墓家庭正在焚燒一棟紙糊的豪華“別墅”,燒起的火焰有1米多高,刺鼻濃煙涌上墓園的上空。盡管在花圃內的樹上,釘有“請不要在花圃內燃燒祭祀品”的提示語,但是不少市民視而不見,依舊把香燭、紙錢等祭祀品放在花圃下焚燒,燃放鞭炮的時候也沒有到指定燃放點,而是直接隨手點燃鞭炮。一些缺乏安全意識的市民,甚至直接在山腳下的樹木草叢邊上焚燒冥紙祭祀。一位掃墓市民對此不以為然:“燒冥紙是千百年留下來的傳統,改不了。我知道這樣祭祀有危險,但是我們自己小心點就行了。”
在松鶴園內的一個鮮花銷售攤點,每支菊花售價為2元,小販告訴記者:“要一束的話,價格還可以再商量。”盡管菊花價格不算很貴,然而該銷售點門庭冷清,幾乎無人問津。
采訪中不少年輕市民表示,燒紙錢是老人們留下來的傳統習慣,在如今推廣“低碳清明”的大環境,已經顯得不合時宜。鮮花祭先人,既文明又環保,值得推廣并可以代替燒冥紙和放鞭炮等不文明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