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金銘) 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1~4號碼頭力爭4月20日完成平臺建設,塘源綜合碼頭項目啟動建設……這是我市港口規劃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市配合產業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舉措。在未來十年至二十年,西江、潯江、桂江梧州境內岸線中,共有11.653公里將成為港口岸線,12.888公里作為預留港口岸線。
近幾年來,隨著建設西江經濟帶、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戰略實施,我市通過資源換產業、存量換增量和實施“雁行陣勢”方式發展,工業發展迎來大好形勢,而水路運輸以“低碳”特點快速興起,助推了港口物流業的大發展。然而,由于我市的港口碼頭只限于上世紀的物流發展,設施簡陋、單一,已不適應于目前的運輸業發展。即使李家莊碼頭二期擴建工程在去年完成,仍不能滿足需求,充分利用好西江、桂江、潯江的岸線資源,布局好梧州的港口和加快建設成為迫在眉睫。
在迎來良好的發展形勢時,市委、市政府緊抓西江經濟帶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加快建設的千載難逢機遇,邀請廣西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編寫《梧州港總體規劃》,并加快實施,其中蝶山區塘源綜合碼頭動工就是其中一個具體行動。
據了解,《梧州港總體規劃》規劃河段全長129.473公里(含潯江、西江和桂江),共規劃港口岸線長11.653公里、預留港口岸線長12.888公里,其余為城市生活岸線。包括梧州市轄區范圍內的潯江、西江和桂江,梧州市、蒼梧、藤縣的岸線及相關的陸域和水域,劃分為中心港區、藤縣港區、蒼梧港區,具有裝卸存儲、中轉換裝、臨港工業、現代物流、旅游客運等功能。具體規劃分區為:
——中心港區:桂江河段以鴛江大橋軸線為起點至平浪共25公里,共規劃港口岸線415米,預留港口岸線長3200米。該區域重點規劃海事、航政等工作船停泊的港口岸線,保留中山客運碼頭、二磚廠碼頭、富民碼頭的港口岸線,逐步撤消地區農資碼頭、桂江船廠碼頭、華機廠碼頭、蒼梧大漓貯木場碼頭、河口戰備碼頭,規劃預留梧州工業區1000米港口岸線。西江河段重點開發李家莊作業區,規劃岸線為1178米,泊位設計為2000噸級,年通過能力為224萬噸。鴛江大橋-李家莊集裝箱碼頭河段規劃保留梧航高速碼頭、梧港澳客運碼頭、外貿土產碼頭、龍泉沖油庫碼頭、塘源綜合碼頭等,同時規劃建設一個港口客運站。
——藤縣港區:藤縣白馬圩至長洲水利樞紐(壩上)河段規劃岸線河段長約80.02公里,共規劃港口岸線2448米,預留7090米,其余為城市生活岸線,重點開發赤水圩作業區和藤縣西江作業區。赤水圩作業區規劃岸線為1098米,建設十個2000噸級散雜貨、集裝箱泊位,年通過能力為526.7萬噸,并規劃1302米為預留港口岸線。西江作業區規劃岸線為1050米,建設十個2000噸級件雜貨、集裝箱泊位,年通過能力為520.8萬噸。
——蒼梧港區:蒼梧境內的河段長約13.1公里,共規劃港口岸線長2062米,預留1098米,其余為城市生活岸線,重點開發龍圩鎮作業區,規劃岸線為632米,年通過能力為185萬噸。
據悉,根據規劃河段的自然條件和利用現狀,件雜貨及集裝箱岸線安排在赤水圩、龍圩鎮及藤縣西江作業區,散貨岸線安排在赤水圩作業區,危險品岸線主要安排在中心城區下游;同時充分考慮留有足夠的岸線作為城市生活、客運及旅游岸線,為市民觀光旅游、文化娛樂和生活享受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考慮港口管理和發展的需要,安排了海事、航政等配套設施的岸線,還適當的規劃了民船停泊區和預留岸線滿足梧州港近、遠期發展的需求。
根據預測,廣西腹地在未來十年至二十年里,主要貨種為煤炭、石油、鋼鐵、礦建材料、水泥、木材、非金屬礦石、化肥農藥、鹽、糧食、集裝箱等,預計梧州港港口今年吞吐量在達到900萬噸,2020年達到1550萬噸,2030年為2000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