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仁忠家的房子(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斌 攝
“我們要為他立一塊碑,刻上‘抗旱英雄’幾個字”
????送別了黃仁忠,鄉(xiāng)親們含淚拾起工具,完成了蓄水池的修建工作。
????為臨時解決都義屯飲水難問題,王沙村人畜飲水包村工作組的鎮(zhèn)干部給都義屯調(diào)配了一臺6匹馬力的抗旱柴油機,配套200米水管;市級包村單位崇左市總工會送來一臺價值1500元的抽水泵和500米電線。那隆鎮(zhèn)技術人員經(jīng)過幾天幾夜的安裝、調(diào)試后,4月8日都義屯應急飲水工程成功抽水,山澗的溪水引到了都義屯的各家各戶。
????在實施應急人飲措施的基礎上,鎮(zhèn)政府為都義屯申報并落實了都義屯人畜飲水工程項目,計劃在屯里新修建30立方米的蓄水池,新鋪引水管4000米,項目擬定于今年6月份前開工。項目完成后,都義屯將再無飲水之憂。
????黃仁忠為之奮斗的理想即將實現(xiàn),他可以含笑九泉了。
????走出都義屯,記者來到屯邊黃仁忠的墳頭,拜祭這位群眾眼中的好人。山上有大大小小的墳頭,黃仁忠只是其中的一個,沒有墓碑。若不是新墳的緣故,根本無法辨識哪個土包是黃仁忠的墳。
????不立碑的原因,一是祖祖輩輩的山里人都太窮,沒有錢來立;二是大家認為山里人都是平淡一生,沒必要立碑。祖祖輩輩山里人死后都是塵歸塵、土歸土了。然而村里人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為黃仁忠立一塊碑,墓碑上要刻上“抗旱英雄”幾個字。
????“黃仁忠是一個英雄,我們子子孫孫都要記住他!”農(nóng)文超哽咽著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