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曾燕) 近段時間,受媒體對“地溝油”報道的影響,梧州市區主要農貿市場的散裝食用油出現不同程度的滯銷。
散裝食用油滯銷
4月16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新興市場一糧油店采訪時,該店的陳女士對記者說:“前段時間電視上、報紙上報道了‘地溝油’的事情后,她店里的散裝食用油幾乎無人問津,最多的一天來買油的,也只有兩三個人。”
“電視上說‘地溝油’很多,誰知道農貿市場的糧油店賣的是不是‘地溝油’,還是吃桶裝油放心些。”正在新興市場內買菜的市民趙女士說。
而在大塘市場內,一糧油店老板告訴記者:“按往年的銷售規律,春節后一、兩個多月是散裝食用油的銷量高峰期,現在市民擔心買到‘地溝油’,都去超市買桶裝油了。”
記者還走訪了市區其他的一些農貿市場,發現散裝食用油成了“人見怕”,經營者普遍反映出現不同程度的滯銷。
摻假散裝油有危害
據市質監局食品安全監管科負責人介紹,品質好的散裝油對身體是沒有危害的。但市場上摻假的散裝油食用后對身體就有危害。他說,有的散裝油商家在食用油中摻入價格便宜棕櫚油,棕櫚油是用棕櫚果的果肉榨出來的,一般用于工業,我國規定非高純度棕櫚油是不能食用的,有些國家在食品上都會標明“不含棕櫚油”。也有的商家,未經挑選,或者直接把已經霉爛變質的花生、菜籽用來加工散裝油,這就使得散裝油含有了大量的致癌物質。而一些散裝油由于密封不嚴,被陽光暴曬后,也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怎樣鑒別合格散裝油
市民怎樣鑒別合格散裝油?據市質監局食品安全監管科負責人介紹,一是聞味,滴一滴油到掌心,用手指搓一下發熱之后聞味道,合格的油會有植物香,而不合格的會有怪味。二是買回植物油后,放到冰箱冷藏室,半個小時后看有無凍結,若有,里面很可能便含有質量低的棕櫚油。三是用眼看,品質正常的油脂肉眼觀察應該完全透明,如果油脂中含有堿脂、類脂、蠟質等和含水量較大時,油樣會出現混濁或沉淀物。
辨別“地溝油”的訣竅
怎么識別“地溝油”?據市質監局食品安全監管科負責人介紹,市民可通過看、聞、嘗、試四個方面辨別。
一看,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而“地溝油”由于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了堿脂、蠟質、雜質等,透明度較差且色澤較暗,并伴有沉淀物。到飯店用餐時,只要菜品光澤度高且油中無小顆粒狀氣泡,是“地溝油”的可能性較小。
二聞,一般情況下食用油都具有其原料味道,有臭味或礦物質味的很可能是“地溝油”。
三嘗,在菜的湯汁中取一滴油,品嘗其味道,吃起來沒有黏膩感、有食物自然清香味的是合格的食用油。口感帶酸腐味的油很可能是“地溝油”。
四試,摩擦后無黏稠感的是合格的食用油,帶黏稠感的是“地溝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