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曉雯 通訊員 歐瑩) 記者昨日從市衛生部門獲悉,截至4月18日,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平穩,主要是散發病例,未發現重癥和死亡病例。不過,醫生依然提醒,春夏季節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而且該病無針對性疫苗,預防措施要從日常做起,家長應重視孩子的衛生清潔。
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黃貴彪介紹,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病,多發于三歲以下的兒童,主要經糞—口途徑和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特別是其病毒的抵抗力相對較弱,除酒精、來蘇外的大部分消毒劑均可將其殺死,并且其對高溫、干燥、紫外線也都很敏感。因此,對于手足口病疫情人們不必恐慌,只要思想重視,做好日常衛生工作,必要時采取一些消毒措施,即可收到較好的防控效果。
據了解,目前我市發現的病例中,多以發熱起病,一般體溫在38℃左右,部分患者初期有輕度上感癥狀,如咳嗽、流涕等,同時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皮疹,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專家建議,手足口病潛伏期為兩到十天,一旦家長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應盡早帶到正規醫院就醫,市區內以工人醫院、人民醫院、紅十字會醫院、婦幼保健院為主要診治手足口病的醫療機構。
為規范發熱門診,市定點醫療衛生機構對手足口病病人采取預診分診制度。在市工人醫院,到醫院就診的發熱小病人必須先到預檢分診點進行體溫檢測,醫院將為呼吸道感染的小病人發放口罩。病人到專門的發熱門診就診后,醫生將為兒童進行排查,一旦發現疑似手足口病的小病人,醫院將采取專家確診制度,讓兒科專家對其診治,再次篩查病情。同時,醫院還為手足口病的小病人預設了隔離病房,以防重癥病人入院所需。而醫務人員為每個病人診治后,也加強了個人的清潔衛生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市工人醫院兒科主任李小敏呼吁,預防手足口病,家庭是重要的防線之一,家長應做好家庭的衛生清潔工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是做好衛生清潔,如食具、飲具要徹底清洗,定期煮沸消毒。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玩具及其他生活用具,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或煮沸消毒,亦可清洗后置于陽光下暴曬。其次是教育兒童加強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刷牙洗澡。此外,家長還應盡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盡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