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搶跑”
“這是廣電的一次自我保護反應,因為電信運營商的IPTV已經影響了廣電的根基。”中廣互聯CEO曾會明如是表示。
其實IPTV一直是兩大部門在三網融合中利益爭奪的焦點,而在4月初雙方提交的三網融合方案第一稿中,雙方的矛盾已經非常突出。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在提交給國務院的第一稿中,廣電希望能在包括互聯網數據傳送、國內IP電話等增值電信業務領域充分進入,而不局限試點城市,而同時要求電信IPTV業務控制在試點城市范圍內,這一帶有明顯傾向性的政策顯然無法讓電信運營商接受。
據悉,廣電總局希望在已經開通IPTV業務的城市外,再增加廣電寬帶有著一定基礎的城市讓廣電進入增值電信業務競爭中,比如深圳、杭州、重慶、武漢、長沙等城市。
在兩部門分歧嚴重的情況下,國務院三網融合協調小組已將缺乏可操作性的第一稿打回,要求雙方修改后再提交,并希望在今年5月底前雙方各自妥協后形成最終的試點方案。
不過雙方仍估在一些領域達成了共識,包冉告訴記者,“根據雙方的第一稿,雙方都同意在2012年底前將國內寬帶業務的接入標準提高到8Mb/s。”
4月8日,工信部聯合六部委(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105號文,提出要在3年內投資1500億元新增5000萬寬帶用戶,到2011年城市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8兆比特每秒以上,光纖入戶量達到8000萬戶。
在廣電看來,電信運營商不僅將達標時間從雙方達成的2012年提前了一年,而且將范圍從原來的試點城市推廣到全國所有城市,此外電信的光纖入戶對于廣電網來說是致命的。
緊接著,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提出,要迅速擴大現有寬帶規模,到2010年底全國70%以上城鎮用戶實現12Mb/s接入能力,之前他們的計劃是4Mb/s。
顯然這一加快寬帶發展的目標讓廣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王聯告訴記者:“12M接入恰好是傳輸高清電視的基本要求,顯然電信運營商已經將目標瞄準了高清IPTV業務,而雖然廣電總局已經意識到高清電視是廣電最大的優勢,但是地方廣電運營商在高清電視上推進緩慢讓電信看到了趕超的機會。”
此外,此前電信運營商之所以能在比較窄的帶寬條件下開展IPTV,是因為采用了新一代高效率的H.264視頻編碼,效率比廣電普遍采用的MPGE2高出2.5倍。也就是說,電信開展同樣的視頻業務,比廣電少用2.5倍的帶寬,而在電信帶寬后其推進高清IPTV更加容易。
三網融合難局
按照工信部部長李毅中今年兩會期間的講話,三網融合的試點地區和實施方案細節有望在今年5月底確定并在6月開始試點,然而從目前來看雙方的矛盾沒有減弱。
廣電總局科技司有關人士表示,“在三網融合前誰搶跑都應該受到處罰,如果我們這時去申請國際互聯網出口,估計電信也會這樣叫停,甚至封掉廣電運營商的IDC。”
其實雙方對各自的優勢領域都保持了非常警惕的態度,此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曾多次清查過寬帶業務的出口。
歌華有線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裁判和運動員的雙重身份其實也并不是廣電首創,在寬帶業務上,電信既控制著互聯網出口,又參與接入網競爭就是一個明顯的雙重身份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部分地區的廣電運營商與電信運營商在IPTV和數字電視的競爭中保持著一定的默契,按照歌華有線副總經理羅小布的說法,那就是雙方各自守著自己的楚河漢界,不敢越雷池一步,有些地方在三網融合方面已經有了合作。
記者了解到,包括湖北鄂州、山西忻州等地的地方廣電和電信運營商在三網融合合作上的試點也面臨著挑戰。
在廣電清查IPTV的同時,雙方在寬帶網絡建設上也開始新一輪的布局,在上海NGB試點的同時,各地廣電運營商都提出要將廣電網絡帶寬提高到10兆以上,而上海等地的電信運營商已經提出到2012年,上海市實現“百兆到戶、千兆進樓、百萬兆出口”的網絡覆蓋。
顯然雙方著眼未來的布局已經拉開了序幕,曾會明則告訴記者,“寬帶和IPTV都屬于存量市場,廣電和電信都應該借助三網融合的機會去發展更多新的增量市場,而不應該再在這些現有業務上進行低層次的爭奪。”
不過雙方的矛盾也有可能在短期內暫時得到緩解,有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國務院近期將組織兩大部委進行新一輪的溝通,屆時雙方可能都要做出一定讓步,而廣電對IPTV的態度也可能從目前的清查轉變為更加嚴厲的內容監管,而電信方面可能會同意增加更多的三網融合寬帶等業務試點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