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李智華)由于天氣潮濕變化無常,大部分醫院的候診室和輸液室都擠滿了病人。記者日前走訪梧州市工人醫院、梧州市紅會醫院、梧州市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時發現,“回南天”容易引發各種疾病,但可以通過“少酸多甘”來調節飲食,提高免疫力。
????梧州市中醫院內科副主任莫湘醫生表示,當前潮濕多變的天氣,市民不但應該注意“春捂”,飲食上還要“注意少酸多甘”,養脾健胃。
????莫湘解釋說:“中醫學上認為,春季是一年養生保健的開始,也是一個比較干的季節,不利于人的脾胃,容易造成脾胃舊病復發。但是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有受納食物、消化和養全身以及統攝血液等功能。脾胃又是人身體素質的基礎,只有保證脾胃健康才能整體提高個人的免疫力。”
????莫湘建議身體素質較差或曾經有脾胃病史的市民,可利用當前天氣多去野外散心。兒童應該少吃帶酸味的食物,多吃帶甜味的食物,如蓮藕、茄子、空心菜、番茄等。
????潮濕的天氣容易滋生、傳染細菌,一些市民生病后,沒有經過醫生指導,就自己買藥或食用干姜、杜仲等藥膳,往往使病情加劇。就職于梧州市某電子廠的陳小姐,每天將黃瓜片貼在臉上,她的臉部起皮疹還以為是自己花粉過敏,自行服用了消炎藥,結果反而加重了病情。對此,莫湘建議,市民在病情較輕時應該及時就醫,服用藥物前最好咨詢醫生,切勿聽信街頭的“家傳中醫秘方”,隨意用藥容易造成副作用,可能損壞脾胃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