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國十條”重拳出擊,目標并非打壓樓市,而是刺破炒房泡沫,貫徹落實兩會“好字當頭、調字當先”的精神,調控房價,惠及民生。在此背景下,今年我市房地產市場也將出現新局面:“80后”首次購房者獲益明顯、中小戶型樓盤影響不大、投機者炒房空間越來越小……
4月中旬至今,“新國十條”出臺之后,國家又陸續出臺了不少調控樓市新政,包括對經適房的嚴管政策。
這套調控“組合拳”一出,調控效果即刻顯現,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讓人覺得,這次調控似乎國家在有意“打壓”樓市。但筆者認為,政策出臺與去年計劃5萬億信貸,最終投放9.6萬億的背景有關,其目標未必是“打壓”樓市,而是主動刺破“泡沫”,貫徹兩會提出的“調8”指導思想,落實“好字當頭,調字當先”。
不久前,筆者曾撰文,引用專家觀點,談到國家雖然連續3年將GDP增長目標定位8%,但2008年是壓速度的8%,2009年是保增長的8%,今年則是調結構的8%。所以,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必定受 “調8”政策的影響,將出現新的格局。
果然,不到一個月時間,國家的“調8”政策陸續出臺,首當其沖是房地產業,相信未來的半年多時間里,國家還陸續會有不少調控經濟增長速度和結構的政策出臺。
正是基于上述觀點,筆者認為,國家調控房地產的目標不是“打壓”整個房地產業,而是針對“去年計劃5萬億信貸,最終投放9.6萬億”的背景,重點打擊炒房行為,以此控制房價,惠及民生。
何以見得“調8”主要目標是打擊炒房客?
我們可以從精讀“新國十條”政策中得到答案。
事實上,本次出臺“新國十條”雖然非常嚴厲,但對于自住置業者來說,卻無疑受益于“好字當頭”的調控政策。例如,如果是購置第一套自住房,并且是90平方米以內的,不僅繼續享受20%的首付優惠,還可以享受只繳納1%的減免契稅優惠。例如,在梧州購一套70多平米的二居室,大約15萬元,首付3萬元就可以入住了,這對梧州首次購房的“80后”無意是一個利好。
又例如,“新國十條”強調“要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應,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 中央補助資金確保完成2010年建設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280萬套的工作任務。”這些政策對于廣大中低收入人群也肯定是一個利好。
筆者在精讀“新國十條”中,發現國家并沒有對房地產行業進行打壓,而僅僅是“調整”,壓縮高價商品房的建設,而“加快對普通商品住房的規劃、開工建設和預銷售審批,盡快形成有效供應。”
所以,從這個角度分析,國家也沒有打擊建筑業,畢竟真正與整個市場聯動的不是“房地產”而是“建筑業”。關于“房地產”與“建筑業”相關與區別的問題,著名經濟學家華生有深度文章進行分析,在此,筆者不再冗言。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國家鼓勵開發商大量開發中小戶型的、適合廣大群眾需要的房屋。如果開發商面向中低收入及“夾生層”,此類商品房應當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但對于炒家而言,“新國十條”無疑是一把利劍,充分體現“調字當先”的意義。
例如,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50%,貸款的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三套及以上住房不貸款;對境外機構和居住不滿1年外地人不貸款,并且地方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限定購房套數;要求財政部、稅務總局加快研究制定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和調節個人房產收益的稅收政策;對存在捂盤惜售、囤積房源、哄抬房價等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處罰……這一系列政策無不是針對目前過多流動資金進入市地產市場進入炒房。
不久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評價當前經濟狀況時指出:“目前中國已經開始出現通脹苗頭,房地產泡沫聚集,資產價格上漲,這與去年計劃5萬億信貸,最終投放9.6萬億有直接關系。”
國家信貸是希望刺激實業,促進外貿,但或多或少9.6萬億信貸資金中,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中國樓市,去年全國樓市出現前所未有的增速,形成泡沫,如果任其下去,將會危及國家經濟。因此,“新國十條”在目前看來,不僅有必要,且及時。
(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