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文學家湯顯祖《茶馬》詩歌里感慨:“黑茶何美?羌馬亦何殊?”南宋取消了專賣,但征稅特重,茶商無利可取,就聯合起來,也組織茶商軍,武裝販茶抗稅,1180年后,先后 有黎虎將,賴文政兩支茶葉商人組織茶商軍,有三、四千人馬。朝廷因此也派出軍隊,在安化資水邊的龍塘設寨,控制茶葉水陸運輸要道,打擊商人武裝。在龍塘寨,現在還有茶葉戰爭的遺跡。茶葉戰爭比 鴉片戰爭早了近一千年。
????安化黑茶唯夠條件隨葬漢墓種。1972年-1974年,長沙馬王堆一、三好漢墓出土有:“一笥”竹簡,經考證即茶一箱,箱內實物用顯微鏡切片分析是茶(茶葉通訊1979年第三期)。筆者認為這些茶葉就是安化黑茶。首先從地域歸屬上來看,安化地域原屬長沙郡,益陽立縣后安化縣的地域歸屬長沙府管轄的益陽縣。明代(公元1368-1644年),安化立縣后直屬長沙府管轄,因此,安化地域歷史上都屬于長沙管轄的區域之內;其次從隨葬的意義來看,安化早期的黑茶是用松枝松木烘焙干燥而成,具有氣味芳香,殺菌防腐的功效,也只有這樣加工制作的茶葉才能保存較長久的年代;第三從茶葉包裝材料上來看,馬王堆當初出土的茶葉是用竹篾箱裝著,安化歷史上就是用竹制品包裝茶葉,這是安化茶的鮮明特征,是安化黑茶包裝的歷史原型;第四從交通運輸上來看,安化黑茶水路經資江順水行舟插洞庭可直達長沙,陸路用人挑、馬駝到長沙也十分便利;第五從茶的形狀上來看,出土時的茶葉都是規則不一的黑色小顆粒,與我們現在拿解放前后生產的黑茶沖泡的形狀,除顆粒大小有一點點區別外,其他都如出一轍。加上安化歷朝歷代就是宮廷貢茶的原產地。所以,茶之為飲,發乎神農,神農得茶始于長沙,長沙茶源來自安化。種種歷史事實充分證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茶葉就是安化黑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