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專場:放聲高唱,不分專業業余
聲樂比賽不乏老年選手的精彩表演。何鎏/攝
《我和我的祖國》、《青藏高原》、《山路十八彎》等膾炙人口、但難度頗大的歌曲常常飄蕩在聲樂專場。不過選手們通常唱了幾句就“被”換歌了。“你還會唱什么歌,換首歌吧”,這是聲樂專場評委對選手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評委們都認為,選手們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歌,否則到了高音部分就唱不上去了,因此建議選手唱一些比較通俗的曲目,降低出現失誤的幾率。
選手中不乏專門學習過唱歌的。有八位來自梧州學院藝術系音樂教育班的大一學生就是“抱團”來參加唱歌的。他們當中的李軍霖以《外婆的澎湖灣》等歌輕松晉級。有的同學雖然因為臨場發揮不好、或者選歌不適合而被淘汰,不過,他們都表示,志在參與,在接受評委老師的指點、知道自己的不足后,會努力改進。
既然有專業的選手,當然也有業余的選手。一位選手在唱《男兒當自強》時,由于發音不準,剛唱兩句就被評委按鈴示意停止,不過他似乎還陶醉在歌曲中意猶未盡,直到評委再三示意才停下來。
當然,現場也有蠻多讓人驚喜的選手:8歲的方旻心小朋友以一曲《山路十八彎》和一首兒歌讓評委齊齊亮起了“晉級”牌。評委廖典說,她雖然小小年紀,卻能將歌曲演繹得很好,而且能體現小朋友的特點。選手凌詩杰帶著一首原創的歌曲來參賽,雖然因為歌曲過于平淡而被淘汰,不過他的精神還是值得鼓勵的。此外,還有部分選手秀英文歌、秀京劇,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風格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