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曉雯) 近段時間,由于天氣變化較大,潮濕陰雨天氣讓不少市民感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有的還伴隨失眠、食欲不振等亞健康癥狀。隨著市民保健意識增強,市中醫院、綜合醫院的中醫科、中醫診所出現越來越多以中醫中藥調節健康的市民,其中不乏年輕人。
????這兩天,記者在和平路的某中醫診所發現,排隊看中醫的市民要站到診所外面等候,有的還是專程從廣東省封開縣等地趕來的中醫“粉絲”。而在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市中醫院內科,病人數量也較前段時間增多。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正在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候診的病人,他們表示,西醫講究對癥治療,頭痛止痛,但中醫中藥是辨證治療,治標也治本,既能治病,又可以調理身體,因此,他們選擇看中醫。
????通常,看中醫、參加養生保健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然而,近段時間來,不少年輕人也到中醫科就診。5月19日,在市人民醫院中醫科,記者看到幾名二三十歲的女性正在排隊等候,而在和平路的中醫診所,30歲以下的患者占了一半。有的年輕人詢問精神萎靡不振,沒有食欲,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該如何調養;有的患者因為連續幾天失眠,詢問醫生是不是身體有問題,希望醫生能夠開個方子幫助治病調理。據了解,這些年輕人中,大多數并不是因為生病了才找醫生,而是在感覺身體敲響警鐘的時候,就已經提高了警覺。
????市中醫院內科副主任黃強認為,在這個忙碌時代,人們的生存壓力大,只有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地工作、學習,所以市民特別是年輕人也開始關注健康和保健問題,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中醫專家提醒,目前正是初夏時節,氣溫明顯增高,雨量也會增多,濕氣是一年中最重的時候。市民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年輕人盡量不要熬夜,早睡早起。在飲食方面,有的群眾入夏后貪吃生冷食品,這容易傷及脾胃,使得人體為濕邪所困,也不利于熱邪的排出。醫生建議,應以祛濕為主,最好能多進吃苦瓜、桃、西紅柿等清熱利濕的食物;此外,新鮮的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