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年雖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與企業現在的發展目標相比,服務還是顯得不夠及時到位。在這里作為中恒的服務隊隊長我向企業道歉?!蔽嘀菔形瘯浀倪@番話,讀者倍感親切。
“我平時都不問案件,我不是學法律的,我學煤礦和礦山機電?!痹魏幽鲜∩糖鹗形ㄎ瘯浀耐鯉煚N,在趙作海冤案被揭開后如此辯解。
兩位“官階”相近者的表態,同樣引人關注。不過,前者是求真務實,勇于擔責,令人感動,而后者則顯然是自我開脫,卻暴露了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不作為,實質上就是失職。
說破嘴皮子,不如干出好樣子。坐在辦公室等下屬來匯報,不如深入基層“訪貧問苦”,傾聽企業一線的心聲,解決問題來得更實際。劉志勇書記要到火熱的生活中,甘當企業發展、促經濟提升的“助推器”、“貼心人”,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在管理和協調上支持。真心實意為企業服務,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把該管的工作管好,這樣的負責精神值得稱頌。
在企業管理中,無論是哪一個環節的偏廢,都會造成企業競爭力的削弱,制約企業的發展?!胺贞犻L向企業道歉”一文引起了我們的反思,領導干部帶頭服務企業、服務基層這是應當的,但不應當事事都要領導“帶頭”了才去解決。服務企業和基層,是相關部門的履職行為,應當主動而為,并運用合適的方法來應對才是上策。過去,人們習慣于以“不知者不為過”自我開脫,持這種觀念的人,與現代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是極不相適應的。因為你所處的崗位,決定了你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在梧州經濟社會亟待加快發展的今天,對于勇于接受挑戰的官員,群眾一直是予以贊賞目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