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薇)“還有幾天就要高考了,我的女兒卻和我鬧起了別扭。”家有高三學生的黃敏麗女士很煩惱,她認為女兒高考是個大事,從五月份開始就專門請假在家照顧她。黃敏麗的女兒平時成績不錯,高考正常發揮應該沒問題。“但她性格要強,我就擔心她的壓力太大了,對高考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就想幫她減減壓。我和她講不要緊張,考不好也不要緊的。一開始她不出聲,我以為她聽進去了,但后來她卻說我虛偽。而且這幾天她也不接受我特意幫她準備的營養餐了,我不知道自己哪兒做錯了。”
考前有不少家長都會像黃敏麗一樣,希望能全方位的照顧孩子,像一個“全天后保姆”,就怕孩子為生活分心影響了高考,但這樣的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對此,梧州市心之家心理咨詢師梁潔華老師認為,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或者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們的壓力,孩子就有可能對這樣過分的關心產生反感的情緒,開始排斥父母對他們的照顧。如果是本身就不注意溝通的家庭,孩子這種逆反情緒會更嚴重,對高考的影響也就更大。因此家長在考前首先自己要調節好心態,先給自己減減壓,不要過多關注于考試,不要給孩子過分的照顧與關心,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發揮空間。
同時,父母幫助孩子減壓,也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如果父母經常刻意強調考試不重要,反而是在暗示孩子這個考試是很重要的,給孩子平添壓力。因此,平時父母與孩子聊天時最好不要說“考不考得好都無所謂”“考不好也不要緊”之類的話,這樣的話與否定孩子的努力沒有區別。相反,父母應該多多鼓勵孩子:“你一定可以的”等,這樣可以讓孩子更有信心,面對高考也更加輕松。家長發現孩子太緊張的時候,也可以與孩子聊輕松的話題,轉移其注意力,幫助他們放松心情。
另外,高考期間家長們不需要刻意為孩子準備“營養餐”,給他們做一些平時喜歡吃的、清淡一些的食物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