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距離6月15日的暴雨襲擊已過去3天,蒼梧沙頭鎮雙尚村的失蹤人員已被找到。18日記者再次進入雙尚村了解情況,發現當地村民情緒穩定,房屋出現裂縫或被沖毀的居民已經基本上入住安全地方。部分受災較輕的村民已經開始恢復生產。而當地供電部門透露,6月18日夜間,村里除瓦兩組等少數路段外,村口至雙尚村村委的路段已恢復供電。
災民住進臨時帳篷
由于通往雙尚村村委的道路已經基本恢復通車,在前往村委的路上均可見到身穿白色防疫服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在受災點噴灑消毒藥品;身穿橙黃色衣服的供電部門人員指揮當地村民重新架設電線。部分村民將被沖倒的砂糖橘等果樹扶直,做一些恢復生產的工作。
在雙尚村杉木坪組第一安置點,這里已經搭建了多頂帳篷,杉木坪組、羅旺組等村小組的數百名村民暫時居住于此。65歲的村民全成偉與親戚一共3戶同住在一頂帳篷,他表示:“15日那天晚上逃出來以后,身上基本沒帶什么物品和食物。幸好現在搭起了帳篷,鎮上還給我們發了米和油。”
雙尚村村委副主任全伯均介紹,目前救災物資正在陸續送來,他們還沒來得及制定具體的分配方案。受災人員可以確保每人每天1.1市斤米的定量,而且還為這些安置點的村民指定了3個煮食點,居民可以自由煮食。而在雙尚小學的第二安置點,由于尚未通水,蒼梧縣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為暫居于此的300多位村民準備了飯盒、八寶粥和水。村委表示,目前正在籌備建設簡易廚房,待通水后居民就可定時定點煮食。而在村委旁的小賣部,也可出售基本的生活物資,村民購買比較方便。
志愿者活躍在村鎮
中午近1時許,沙頭鎮由6位摩托車手組成的摩托車隊搭載著數百名村民的飯盒送來雙尚小學安置點。這個摩托車隊每天免費為災民運送4~5次物資,一次來回就是50分鐘左右的車程。車手夏棣健表示,他們從15日晚上就開始為災區送物品,看到村民的災情如此嚴重,他們覺得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活。這兩天路好走了,他們運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
除了這群熱心的車手,在雙尚村的田間地頭,還有不少中平村、塘沖村甚至鎮上的居民前來義務協助居民恢復正常生活。貫通雙尚村委與瓦兩組之間的生命通道,正是由這些鄰村的好心人拿著鋤頭一步步開出來的。
子弟兵雪中送炭
下午1時許,連續搜救3天2夜的武警梧州市支隊的官兵再次回到雙尚村安置點,并帶來了3000元的捐款和米、被子、食用油等救災物資。武警梧州市支隊副政委張靈勇表示:“正是因為身在救災第一線,才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些村民所遭遇的災難。搜救工作完成后,我們戰士就主動提出來要捐獻物資,為困難的受災戶送上一點溫暖。18日早上,回到營地戰士們還沒來得及休息,就先湊了3000塊慰問金,送給3戶最重的受災戶。”
當張靈勇代表官兵遞過慰問金給村民全伯基時,這位精壯的中年男子淚流滿面。家住杉木坪組的他,一夜之間失去了兩個兒女和妻子。他哽咽著感謝武警官兵們在此前搜救所做出的努力。而其他兩戶同樣遭遇家人罹難的受災戶,也接受了子弟兵的慰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