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第一個周末,全國各地的信托公司相關負責人相繼收到所在地銀監局發出的口頭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全面叫停銀行人民幣理財對接信托業務。多名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前一直備受追捧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不久可能將在市場上絕跡。近期在售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將成為稀缺資源,市民未來或許只能從銀行代銷的渠道購買信托高收益理財產品,或直接到信托公司購買。
????銀信合作產品或將停發
????由于銀信合作是銀行通過信托理財產品的方式曲線為企業提供貸款,這種新增貸款不受資本金規模的限制,從而大大激發了銀行貸款資金投放的欲望。同時,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主要是信貸類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較債券票據類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高,因此,銀信合作的理財產品一度成為市場中的主流理財產品,也是最受歡迎的理財產品。據財匯資訊不完全統計,上周各家銀行發行的231只理財產品中,就有153只產品與信貸資產有關。有媒體報道,目前銀信合作理財產品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而去年9月末規模還不足6000億元,今年4月末已飆升至1.88萬億元。或許正是因為銀信合作規模的突發猛進,加劇了監管層對銀信合作業務的擔憂,監管層這才突然下令全面叫停銀信合作理財業務。
????已發產品正常運作
????銀監會一道令下,令商業銀行和信托公司措手不及。本市某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昨日向記者大嘆苦經,由于剛剛發行完兩期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資金還沒轉給信托公司,突然接到信托公司的通知,“應監管機構要求,這個銀信合作的項目取消了,募集到的資金信托公司也不需要了。”該銀行頓時緊張起來,資金已經募集完畢,此時取消,銀行如何向客戶交待?經過該銀行相關負責人與監管機構和信托公司的緊急溝通,最后終于達成共識,已發的產品還是會按時成立,以后此類銀信合作的產品一律停發。這意味著,若投資者希望購買信貸類理財產品,還需盡快趕上末班車。目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民生銀行本周仍有信貸類理財產品在售。
????暫時選擇綜合類產品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講,盡管去年銀監會也曾發通知規范過信貸資產轉讓及信貸資產類理財業務,但市場上的信貸類理財產品的數量沒有明顯減少,而此次政策一出,無疑將讓市場少了一個重要的投資品種。某銀行理財產品經理對記者表示,以后投資者想在銀行買收益偏高又比較穩健的產品就比較難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綜合類理財產品。所謂綜合類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募集的資金同時投資于貨幣市場、票據、債券、信貸資產等,預期收益略高于債券票據類理財產品,但略低于信貸類理財產品。如民生銀行正在發行的非凡理財T765-1期信貸型產品,期限僅為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而該行同時在售的非凡資產管理(增利型)理財產品,作為一款綜合類理財產品,雖然理財期限為1年,但預期年化收益率僅為3.7%。
????當然,投資者依然可以買銀行代銷的集合信托理財產品,但此類產品對于投資者有較高的硬性門檻,如投資額必須高于100萬元,同時單個信托計劃的自然人人數不得超過50人。這意味著中小投資者,只能另尋出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