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記者 陳貽澤) 充分利用西江黃金水道,加快西江經濟帶建設,是西江流域各城市的共同愿望。在日前召開的西江走廊政協橫向聯系協作第22次會議上,與會各城市政協的代表圍繞“政協與西江經濟帶建設”這一主題,就推動城市之間的經濟互動雙贏發展深入研討交流,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2008年12月,國家發改委頒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把粵西的西江重鎮肇慶市納入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范圍。2009年12月,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打造西江經濟帶產業集聚優勢”,“加快西江黃金水道開發”,梧州、玉林、貴港、賀州等地要加快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市場對接。同時,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了加快西江經濟帶建設、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重大戰略決策,并出臺造西江黃金水道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若干意見。西江經濟帶建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度,各城市紛紛行動起來,圍繞“分工明顯、優勢明顯、協作配套”的西江經濟帶,以及“鐵路、公路、水路相互銜接,優勢互補”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積極開展探索和合作。
????“加快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是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一項宏大工程?!睆V東省肇慶市政協副主席黃新華說。沿江城市要依托西江巨大的運輸能力和低廉的運輸成本優勢,以及沿江水源、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發揮西江流域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和對接粵港澳市場的通道作用,以沿江重點城市為節點,以重點產業園區為載體,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布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形成分工明確、優勢明顯、協作配套的產業帶。
????作為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梧州市歷來重視西江經濟帶的建設和發展,注重加強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梧州市計劃將產業的60%~70%、人口的40%~50%和GDP的60%~70%集中到西江黃金水道兩側,力爭實現交通、產業、城鎮建設三大突破,把梧州市建設成為區域性樞紐城市、西江黃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正確引導產業布局,錯位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梧州市政協副主席劉永恒表示,加快西江經濟帶建設,要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原則,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西江經濟帶互補協調的產業布局體系。同時,西江經濟帶的各個城市之間應該聯手開展綜合的都市圈環境與生態規劃和整治工作,推進區域同城化環境體系的建設,實現西江經濟帶可持續發展。
????“一江相連”決定了粵桂最佳的整合優勢在于西江經濟帶,開發和建設西江經濟帶,對加快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粵、港、澳地區的繁榮,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對此,賀州市政協經濟科技委主任尹宗宇認為,應該圍繞“全面融入粵港澳”戰略定位,適應“大珠三角”地區市場需求,加強沿江城市規劃修編,擴大梧州市、貴港市、賀州市、桂平市的城市規模,使之成為西江經濟帶東段區的城市龍頭群,形成城市輻射帶動。同時,還要充分利用西江水運成本優勢,調整和完善西江東段區各城市的產業布局,將內河船舶修造、機械動力、水泥建材、鋼鐵材料、五金制品、再生資源加工、食品加工、醫藥、現代種養業等,打造成獨具地方特色的產業,進而構建粵港澳“大珠三角”區域的西部工業基地、商貿中心與經濟輻射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