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記者 祝琳) 暑假過半,各種各樣的暑期興趣班、培訓班正紅火。昨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暑期培訓機構發現,前來咨詢、報名的家長和學生絡繹不絕,不少家長要求孩子臨時插班,有的甚至幫孩子連報好幾個班。教育界人士指出,興趣班不應讓孩子“被興趣”,家長不要過度看重短期培訓,應從孩子的特點愛好出發,激發其真正的興趣,才能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培訓機構良莠不齊
????記者從《市青少年宮2010暑假招生簡章》了解到,該機構大學路、潘塘兩個培訓點共開設一百多個暑期培訓班,每班一周兩至三個課時,收費標準為每人兩三百元。據其工作人員介紹,盡管目前大多數培訓班均已滿額招生,但依然有不少家長前來咨詢插班事宜。記者在報名點也看到,一些家長或拖兒帶女、或呼朋喚友來報名點,個別家長為了爭取剩余不多的名額,毫不猶豫地替孩子報了名并交學費。
????與此同時,記者還發現,我市部分暑期興趣班存在培訓環境欠佳、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有的暑期興趣班以家庭為服務形式,開設在一些社區或居民樓內,既沒有完善的安保設施,也沒有專業的教學配套資源,教學培訓質量更是無從說起。記者在位于下三云路某社區宿舍樓內的暑期培訓班看到,十多名小學生被全天或半天托管在此,僅有一兩名所謂的教師在對孩子進行輔導。據一名家教服務人員介紹,很多家長為圖省心省力,把孩子送過來就了事,對孩子學什么并不太在意,有時培訓中心人太多,孩子一天下來也學不到什么東西,但家長依舊照送不誤。
????家長聊當假期托管
????記者在市青少年宮暑期培訓報名點看到,對于報名參加興趣班,家長的熱情比孩子還要高漲。很多家長都認為興趣班有利于開發孩子的智力,暑假正好抓緊時間“補一補”,讓孩子的素質得到提高。小學生家長許淑惠表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孩子不可學無所長,為了從小培養女兒的藝術氣質,打算為其報名芭蕾舞或拉丁舞培訓班。
????然而,一些家長在為孩子報名參加興趣班時,似乎并不在意其學習內容,或者只是出于尋找暑期托管的想法,一口氣報了好幾個班,使孩子一整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市民黃女士給六歲的女兒報了舞蹈、電子琴、素描、英語等多個興趣班,她說:“暑假里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自己的小孩也不能落后,給孩子多報幾個興趣班,一來讓她多學點東西,二來可以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
????更多的家長則表示為難,孩子放暑假,大人要上班,老人身體又不好,送孩子上興趣班實屬無奈之舉。記者遇到中午下班后匆匆趕來接兒子的楊健豪,他感慨地說:“每逢放假,我們家長就很頭疼,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里總覺得不放心,在興趣班里,孩子有人看管,總比在家無人照看強。”
????孩子感覺“被興趣”
????“假期好累啊,白天學舞蹈,晚上學英語,周末還要練習毛筆字。”讀小學二年級的小婷忍不住向記者訴苦。十歲的甘俊(化名)也表示,自己根本不喜歡美術,但父母認為學畫畫可以培養藝術情操,早早就幫自己報了繪畫興趣班,現在上起課來感覺特別無趣。
????記者走訪了解到,同時報名參加多個興趣班的小孩不在少數,大多數人都表示只對其中一個或兩個興趣班“感興趣”,其余的都是“父母之命”。個別小孩還抱怨,家長一大早上班前就把自己送到培訓中心,等到中午下班后才來接走,下午同樣如此,一整天都要在培訓中心里度過,感覺跟平時上課沒兩樣,暑假好比“第三學期”。
????針對上述現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雪珠指出,現代社會對家庭教育施加了不少壓力,暑期興趣班的出現是社會需求的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教育負擔。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家長容易盲目跟風,忽視孩子自身的特點,選擇一些與孩子真正興趣不相符的“興趣班”,使得孩子的創造力、思維能力受到限制。她建議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尊重孩子的真實意愿,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發展的有意義的興趣班。 |